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赋予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大历史使命。在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上,萍乡经开区追寻着内心的红色信仰,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着力探索经开区转型升级的“破题之举”,寻找回答经开区实际问题的“标准答案”,探索推进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以开放务实的胸襟姿态,以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交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开答卷”。 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时间节点,舒展今日经开画卷,活力经开、生态经开、幸福经开跃然而出,一座环境优雅、功能完善、商业繁荣的宜居宜商宜业的新城,正精彩呈现…… 党建为魂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群众出行难和共享单车经营者停车难,一直是萦绕老百姓心中的烦心事。萍乡经开区聚焦这一民生痛点,坚持堵疏结合,以疏为主的工作思路,开展增设施划共享单车停车位工作。工作人员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在主要路段和行人密集区增设施划共享单车停车区54个。这是萍乡经开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一个缩影,也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团结全区人民一起拼搏、一起奋斗,用汗水和心血书写下浓墨重彩“经开篇章”的一个侧面。 “把党建工作放在全区改革发展大局和为人民服务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动,把党建成效体现在履职实践中,真正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经开区管理者决策果断有担当,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主线,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以开展基层党建“三化”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全区各领域党建工作: 突出重点打基础,大力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制定出台《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村(社区)“两委”班子联审工作机制》,“一肩挑”和交叉任职比例达100%。组织下派党建工作指导小组,实现村、社区和“两新”党组织挂点督导全覆盖。列出专项经费用于各基层党组织“三化”建设,在村级设立党群服务中心。 突出效果抓落实,扎实推进基层党建规范化。编制《发展党员工作操作手册》,开展“今天是我的政治生日”活动。建立“234”党建工作模式,建立健全村(社区)准入事项清单、农村(社区)基层党建负面清单等10多项制度。 突出统筹促融合,探索推进基层党建信息化。实现线上线下良好互动,为群众提供更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社会工作管理三局创新服务模式,推出“智慧党建手机客户端App”,有效破解社区老党员、流动党员集中学习难等问题。全区各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按时完成率达90%以上。 一石激起千层浪,化作涟漪无穷远。不论是面对疫情,还是防汛救灾;不论是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还是在高质量发展的紧要关口,广大党员干部毫不退缩、全力以赴,将初心和使命镌刻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凝聚起创业攻坚的磅礴力量。 产业为先 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 一片片产业区横空出世,一条条通衢大道八方延伸,一个个新上项目建设正酣……作为全市工业发展主战场、项目建设主阵地、城市建设主平台,近年来,萍乡经开区紧扣“千亿园区、百强经开”的发展目标,以坚定的决心和满腔的热情,交出了一张“干货”满满的区域经济成绩单: ——重大资金争取规模有新突破。去年,全年实现争取中央预算内、省基建等资金3.04亿元,争取发行政府专项债9.25亿元,争取发行企业债12亿元,帮助企业申报项目获批资金1952万元等。今年上半年,成功获批省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发展试点支持;成功申报老旧小区改造等各类项目40余个,申请资金7.67亿元,已获批资金9670万元;成功发行专项债券项目5个,发行额度2.5亿元。 ——平台和试点争取再上新台阶。成功获批国家级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园区,科创力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管委会+平台公司”运行模式获批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第一批省级试点,数字经济小镇获批省级特色小镇,维新制漆获批国家实验室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甘源食品获批“两业融合”试点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佳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获批2019年度瞪羚企业,德博科技、顺鹏新材获江西省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德博科技同时获批国家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项目,网是科技获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去年,全区组织申报2020年度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组织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35家。 ——科技合作和成果转化有新成效。慧成精密“3DP碳化硅基陶瓷复合材料研发项目”获国家科技部形式审查通过,引进高端外国专家科拉科夫教授,申报“3D打印碳化硅基陶瓷粉末及涡轮项目”获国家立项;去年申报省级研发项目9项,申报市级项目达39项;区内企业拥有的核心关键技术共48项;企创产业园荣获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科技创业孵化贡献奖”。今年上半年,获批省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融合发展试点区域。推荐4家企业成功申报国家级创新载体后补助资金“百城百园”建设项目;园区8家企业与南昌航空大学形成产学研合作意向。 ——营商环境优化有新亮点。深入开展“法律入企”、领导挂点、派驻联络员等活动;全力做好财园贷和科贷通工作;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斩获省工商联组织的“第一届优化营商环境工业园区”评选活动桂冠。今年,调整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任分工,成立9个涉企服务关键环节专项小组。 ——重大工程建设有新气象。扎实推进“项目大会战”工作,今年上半年“项目大会战”集中开工项目35个,总投资234.97亿元;成功承办二季度全市“项目大会战”集中开工仪式,全区二季度集中开工项目19个,总投资125.09亿元,为全市之最;全区列入省大中型项目22个,总投资达148.8亿元,呈现了投资规模大、涉及领域广的喜人局面。 生态为重 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城市形态提升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功能配套完善与否,是一个城市品质的最好风向标,更关系着市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近年来,萍乡经开区坚定顺应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全面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八大行动”,努力把经开区打造成一座有个性、有温度、有智慧、有颜值的新城。 开展“治脏”行动。专项开展整体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尤其加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的整治。科学制定洒水车、清扫车工作计划,狠抓辖区主干道垃圾桶(箱)的清洁工作,督促鑫梓润公司各部门运用不同管理体系,围绕大街小巷均一个样一个标准的管理理念来推动,全力将经开区环境卫生状况再提升一个台阶,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开展“治乱”行动。加强户外广告、店招店牌的审批程序、设置管理,严格执行规范要求。对违章和破损的广告、店招、横幅进行拆除,文明劝离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等现象;开展“治堵”行动。对机动车违规停放进行专项整治。持续开展摩托车、非机动车(含电动车)整治行动。 开展“功能修补”行动。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卫健康养设施建设,推进商业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打通“断头路”,畅通城市“微循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城区新建公厕任务,推进雨污分流及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 开展“生态修复”行动。落实河(湖)长制,完善相关基础建设,确保境内河流和人工湖水生态环境,积极做好绿植移栽、补栽复绿工作;开展“特色彰显”行动。已编制《萍乡市新城区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萍乡市田中片区城市设计》。田中潭台古城遗址已列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开展“亮化美化”行动。做好城区路灯维护工作,全力保障路灯的运行质量,打造路灯亮点,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维护;开展“治理创新”行动。萍乡经开区新型智慧城市项目(一期)正在进行指挥中心建设。 民生为本 增添高质量发展成色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萍乡经开区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聚焦全面小康补短板、强弱项,切实解决好群众最急最忧最盼最愁的实际问题,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底色”越绘越绚烂—— 让老百姓老有所养。社会保险参保扩面稳步推进,社保基金征缴应征尽征,基金运行总体平稳;社保待遇及时足额支付,社保待遇进一步提高;机关在职人员养老保险参保工作按时足额缴费,及时协助办理退休,规范社保卡使用。被征地农民以灵活性就业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发放到位,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提前完成。 让老百姓病有所医。全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6648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61988人,其中低保、五保、重残、特困供养、建档立卡人员、优抚人员共计3043人,均免缴个人参保费。截至今年5月,全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享受待遇43992人次,统筹基金支出1785.12万元。全区职工基本医保享受待遇25059人次,统筹基金支出276.5万元。 让老百姓学有所教。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育网点布局规划,新(改、扩)建了一批学校,目前正按序全力推进。实施了集团化办园、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运营模式,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72.7%,基本解决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让老百姓劳有所得。今年1至6月,城镇新增就业1604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21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03人;新增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1077人。截至6月20日,职业培训累计开班70期,培训学员共计2356人次。通过大力开展创业贷款工作,扶持一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解决了资金周转难题;持续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打造人力资源产业园,规范人力市场招工秩序工作;落实就业创业补贴,促进就业,做好就业困难人员援助和失业登记服务。此外,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化被动治欠为主动防欠,严格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足额缴纳和按时退付制度。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站在新的起点,迈向新的征程,萍乡经开区上下迎着发展的激荡风雷,踏着时代的铿锵鼓点,再鼓干劲,再添激情,再求突破,再创辉煌,奋力跑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加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