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我们未老,趁父母还在,别让你的爱迟到。为使留守老人与在外务工的子女更好的进行感情上的联系,7月3日,芦溪镇高楼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入户开展“亲情连线”活动。 志愿者来到高楼村大山窝脱贫户王绍云家中,王绍云夫妻俩只有一个儿子,儿子王福进自毕业后就留在深圳工作,父母俩身体都不好,常年吃药,为了努力赚钱撑起这个家王福进在家的机会不多,只留下爸妈在家。王绍云说:“儿子给家里买了热水器、洗衣机,我身体不好还买了吸氧机给我,还给我买了手机,但是我不识字只会简单的接打电话,更谈不上用微信了,儿子从事程序员的工作,加班已是家常便饭,也不敢总打电话去打扰儿子,因此和儿子见面视频的机会甚少”。 志愿者早早的和王福进约好时间,通过微信视频的方式,帮助王绍云夫妻俩连线远在深圳的儿子。“爸妈,你们在家里还好吗?爸爸每天有去散散步锻炼身体吗?你们药要每天按时吃,我现在工作挺好的,就是经常要加班,我有时间就会回来看你们的,你们要好好注意身体,养好病,不要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我现在努力工作就是为了让你们过上好日子。”电话一接通王福进说到。 电话这头的王绍云夫妇看到儿子后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福进,你又瘦了,你在外面要好好照顾自己,爸爸妈妈在家很好,很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帮助我们家进行了危房改造,平时我们身体不好看病吃药都可以享受优惠的医疗政策,家里你放心,上次端午节镇里安排村上还给我们送来了皮蛋、鲜肉呢,你自己要好好的在外面,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要感谢党委政府的帮助使我们脱了贫,家里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了。” 一家三口你一言我一语唠着家常,脸上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话语听似家常,但它饱含了父母对在外拼搏儿子的担忧与思念,它饱含了在外拼搏儿子对远在家乡父母的牵挂与想念。电话挂断后,王绍云夫妇高兴地说:“谢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们的照顾,也感谢党和政府时刻关心我们,我能看到儿子我真的好开心。”微信这边王福进也发来了感谢的话语。一次短短的视频通话,对留守在家的父母来说弥足珍贵,不仅缓解了父母对孩子的思念,也能够让孩子在外安心工作。 下一步,芦溪镇将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广泛组织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亲情连线”活动,为留守儿童、老人与外出务工子女搭建诉说思念、沟通感情的“连心桥”,打通亲情的“最后一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