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林)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久贫家中无贤妻。然而,在上栗县桐木镇小埠村,现年52岁的叶小华,自丈夫帅起科患病后,她十来年前便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众人眼中的贤惠妻子和孝顺儿媳。 ![]() 不顾兄长反对远嫁他乡 叶小华原是万载县株潭镇人,家里有父母和兄长,家庭条件也不错,有房子住,吃穿不用愁。而帅起科是上栗县桐木镇小埠村人,家里有四兄弟,分家后得了一间半土瓦房和几分水田,除了种田,便是走村串户收废品赚点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相隔百来里,本是不相识的两个人。然而,在1989年,叶小华与帅起科经过他人介绍相亲认识。那时,电话尚未普及,交通条件比较落后,面对面交往既难得又珍贵。经过两三次见面交往后,叶小华被帅起科忠厚老实、勤劳肯干的人品所打动,认定他是值得自己托付的人。 对于他们俩,叶小华的父母是同意的,认为有田种就饿不了,再做点其他赚些钱,生活应该过得去。但是,叶小华的兄长是反对这桩婚事的,觉得妹妹嫁过去会受苦受累。生活是自己过,决定是自己做,将来日子是好是苦也说不定。不久,叶小华就出嫁了,来到百里外的桐木镇小埠村。 ![]() 婚后,帅起科没有多大变化,种田与收废品,论收入还没有叶小华到周边花炮厂务工赚得多。数年后,叶小华夫妻有了两个女儿,除去女儿读书和日常开销,一年到头存不了什么钱,勉强维持生计。“我老公帅起科不吸烟、不喝酒,除了攒钱给女儿读书外,平常赚的钱基本上是剁肉买菜。”回想过去,叶小华知足中带着些许无奈。 不离不弃照顾患病家人 平淡的生活,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打破,2008年3月春耕春种时节,46岁的帅起科一大早就来到自家农田铲草、挖田埂,一干就是两个来小时。突然,他感觉头晕目眩,便起身收拾东西回家,一到家就摔倒在大厅。叶小华立即请当地医生诊断,诊断结果怀疑帅起科可能是因血压过高导致脑溢血,随后迅速叫亲人邻居帮忙将他送去上栗县人民医院。 治病住院,就得要一大笔钱。“出发时,我找遍了老公可能放钱的地方,只找到了300块钱。”面对高额的治疗费,叶小华只好向亲戚朋友借,向堂弟、侄子借两三千,向邻居同事借三五百元……就这样东借西借,凑齐了医疗费。 由于抢救及时,帅起科的生命保住了,但身体左侧中风,已不能独自行走。住院一个多月,帅起科治疗医疗费用达两万多元,经过医保报销后,自己花费了8000多元。这对于叶小华夫妻来说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而且帅起科因患病已无劳动能力。 为让帅起科尽可能做到独自行走和生活自理,叶小华自己到山上砍了几株杉树,请人为帅起科做了一副拐杖。每天早上五六点,叶小华搀扶拄着拐杖的帅起科做康复训练。刚开始,帅起科抬不起脚、迈不了步,叶小华就用手掰开他的脚慢慢移动,走几米就得花个把小时。这样日复一日地训练了大半年,帅起科从刚开始的勉强走几米,到后来自己能独自慢步两三百米。“这个过程既艰辛,又让人心急,但看到老公能一步一步慢慢走,自己心里也很高兴、很有成就感。”谈起老公帅起科的康复训练,叶小华开心地说。 可天有不测风云。同年6月,叶小华的婆婆也中风卧病在床,叶小华和嫂子轮流照料。叶小华每天早早起来先做好饭,接着帮老公清理大小便、穿衣洗脸、备好饭菜,再带着早饭来到婆婆住处,照料她的起居,为她清理大小便、洗脸抹身子、喂饭,然后又回到自己家中收拾整理、洗衣服,等干得差不多了,又快到中午了,着手做中饭。 ![]() “记得那年,家婆因很多天没洗头,头发里面生了很多虱子,又痒又难受。我就接了盆热水为她洗头,开始她说‘你想烫死我呀!’我就说‘妈,只有用热水,虱子才会出来、才会死,你忍一会就好了。’就这样洗了三次,家婆头发里面就没了虱子,舒服多了。”叶小华带着笑容说。 很多时候,叶小华照料完丈夫和婆婆后,常常忙着忙着就忘记吃饭。“照顾他们,是我的责任,再苦再累也得坚持,熬一熬就会过去的。两个女儿都还小,舍不得放下。”被问到面对命运的折磨自己有没有想过离开这个家,叶小华果断地说。 不气不馁努力改善生活 结婚近20年,叶小华夫妻俩和两个女儿依然住着一间半土瓦房子里,女儿还小的时候他们就住在一间房,在大厅里吃饭,女儿大些时,叶小华和两个女儿住房里,帅起科睡大厅,十分拥挤。每逢汛期,经常漏雨,让人住得很不放心。 再苦再难,也得建房子。2009年11月,政府给了1万元危房改造补贴,叶小华决定向亲戚朋友再借点钱建房子。“开始建房时,我家还做了动工酒席,从亲戚朋友那收的礼钱用来买建房材料。建房途中,我就从这里赊沙子、卵石,从那里赊水泥、钢筋,又借又赊才修好了一层的平房。房子完工后,我家又做了竣工酒席,用酒席收的礼钱还掉了部分建房材料钱。”回想起建房子的过程,叶小华说,“建个房子做两次酒席,加起来共花费5万多元,要不是亲朋好友和邻居帮衬,哪能建得起来!” 为了能尽快还掉借来的钱,等老公帅起科生活基本自理后,2010年,叶小华每天一大早起来就把老公和女儿的早饭、中饭做好,干完家务洗好衣服后就来到丹桂村一家花炮厂做工,然后下午五点左右再回到家里做饭干家务。“虽然做事断断续续,干活动作慢,但一年下来也能赚个七八千块钱,除了开销,还能还亲戚朋友一点钱。”叶小华说。 2014年,桐木镇小埠村被列为“十三五”省级贫困村,帅起科家也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随着扶贫政策全面落实,帅起科家也从一人享受低保到全家享受低保,还有享有健康医疗、饮水安全等扶贫政策,并在2016年下半年由上栗县人民政府县长利军结对帮扶,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 “利县长,人很和气,没什么架子。隔三差五会带些生活物资来我家走访,询问帅起科的身体状况和我家的生活困难,问得很细致,想的做的也很周到。”叶小华感激地说,“因只盖了一层平房,每到夏天,就热得不得了,我们睡地上睡了六七年。2017年,了解到我家居住条件后不久,利县长自己想方设法为我家建二楼筹了两万元,建好二楼后,还帮我们装了门窗,搞了粉刷,买了一些电器,住得舒服多了。” “叶小华是个有骨气、能吃苦、诚信守诺的人。虽然她赚得不多,常向人借钱或赊账,但会说定什么时候还钱。之前孩子生病感冒,她常带女儿到我家诊所看病,没钱时就先欠着,过后每次都能按承诺时间把欠款付清。”小埠村村民姚小春说。 如今,叶小华的两个女儿已经结婚嫁人,虽不能常回家看看,但几乎每天都打电话问候帅起科身体状况和家里情况,而叶小华自己则在村里的公益性岗位做保洁员,每月收入有几百元。“现在这个天气,我会早点出门,清理好自己负责的保洁地方,再回家做饭,帮老公起床、洗脸、刮胡子、盛饭等,然后收拾整理家里卫生。”谈及现在的生活,叶小华平静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