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菜市场承载着千家万户的“舌尖幸福”, 历经三个多月的改造, 光丰农贸市场全新亮相, 吸引了上至60的阿姨, 下至18的年轻人(比如我), 来跟着镜头看看它有着什么变化吧~ 整洁干净的路面、规划整齐的摊位、特色鲜明的分区……进入市场内,映入眼帘的是整洁有序的场景。经过3个多月的施工,光丰农贸市场改造工作完成,7月12日开始对外营业,这是社管三局以实绩实效承诺践诺,凝心聚力推动2021年全市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的实干“答卷”。 光丰农贸市场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面积930平方米,内设摊位9个,入驻经营户34家。由于早期市场规划不合理,使用年限较长,线路杂乱、设施陈旧、环境简陋、排水不畅等问题逐渐暴露。尤其一到汛期,因地势较低易积水,被附近居民戏称为“水上”菜市场。 ▲改造前 饭碗虽小,却盛着民意;菜篮虽小,却连着民心。在市委和区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社管三局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将“农贸市场提升改造”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项目之一,对标建设更高质量文明城市工作,投资近200万元对市场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回应群众关切问题。 ▲改造中 为减少改造对商户经营和群众生活带来不便,还在附近开辟了一个临时过渡市场,供商户继续售卖商品,同时引导周边群众前往过渡菜场进行日常采购。工作人员则加班加点对市场存在安全隐患的钢棚进行整体拆除、内部重新规划、重建排水系统、翻新墙面及地面……这些“手术”让往日那个昏暗、脏兮兮的市场焕然一新。 ▲临时过渡市场 如今的光丰农贸市场,摊位整齐有序、过道宽敞明亮、环境干净整洁,蔬菜、鲜肉、水产等分区合理,照明、通风、监控、消防等设施一应俱全,公益广告随处可见,市民购物井然有序,传统市场的“烟火气”变得更加文明和谐。 ▲改造后 改造小菜场,造福大民生。光丰农贸市场的“脱胎换骨”,只是我局众多民生工程落实的一个缩影。下一步,我局还将继续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以人为本、以需为本,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动力,用实际行动践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