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上埠镇 查看内容

【讲述小镇故事】萍乡电瓷厂记略(五)

2019-4-2 14:59|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上埠微讯

摘要: 萍乡开办瓷厂由于景德镇靠近前线,江西陶业管理局无法开展工作,一九三八年奉命迁移萍乡上埠镇。集中全局力量创办“江西陶业管理局萍乡瓷厂”。一年以后,陶局结東,萍乡先后归江西省建设厅、江西省工商业管理局、江 ...

萍乡开办瓷厂


由于景德镇靠近前线,江西陶业管理局无法开展工作,一九三八年奉命迁移萍乡上埠镇。集中全局力量创办“江西陶业管理局萍乡瓷厂”。一年以后,陶局结東,萍乡先后归江西省建设厅、江西省工商业管理局、江西兴业公司领导。厂名改为萍乡瓷厂,又改为民生瓷厂,最后仍改为江西萍乡瓷厂。创办时,萍乡的资金,由陶局向江西省裕民银行贷借十万元充用。厂址利用萍乡瓷业公司旧址,将原有的厂房窑炉修茸改造,陶局的物资、机器设备,陆续运萍。陶局人员除陈伯卿、唐定国、吴干三人留守外,其余人员连同景德镇技术较高的老工人,如李广炎、张盈顺、何云生、王喜魁、金元樑等,均迁来萍乡,经过78个月的紧张等备,终于开工生产。

1、组织分工

萍乡瓷厂创立时,张犀侯局长推荐我担任厂长,他担任指导。陶局结東后,他又以建设厅技正名义,驻厂指导。该厂生产部门,设电瓷部,邹如圭担任主任;美术瓷部,彭友贤担任主任;普通瓷部,汪琛担任主任;烧窑部,彭绍虞担任技士。管理方面设五股,厂长兼技术股主任,徐拔群任会计股主任,伍礼鎔任出纳股主任。

2、生产方式、规模及销路

电瓷部采用机械生产,装设机械辘轳20台,小型球磨机1台,练泥机1台,柴油机1台。产品为低压电瓷,如各式脚弯脚电碗,蝴蝶电碗等等,年产量200250万件。

美术瓷部采用手工生产,厂房条件要求较高,操作要求较细。产品为各式茶具、咖啡具、瓷板挂盘、花瓶及雕塑细工陈列品,年产量约2万件。

普通瓷部分设圆器组、脱胎组、琢器组,制造各种饮食用年产6080万件。

全厂职工人数320400人。

所有产品,都是自产自销,销路尚好。电瓷一项,由于景德镇瓷器运不出来,湖南醴陵瓷区,当时尚未制造电瓷,因此军事、交通部门都到厂订购,数量很大。圆器类由于成本较低,由瓷商购运湘潭转运湖北等省销售。脱胎、琢器及美术瓷,产量不多,一般供应本省需要。

3、技术改革与扩建措施

萍厂所用原料,主要是瓷石,在上埠附近生产,产量丰富,品质很纯,粘性良好,可以单独制坯。风化较浅的瓷石,可以配釉。附近又出产镁质耐火泥,可制匣钵,也可作配釉熔剂原来釉面白度不高,通过多种试验,改进了白釉,可用于美术瓷及脱胎瓷,配制了颜色釉,特别是龙泉釉及牙色釉,颇受用户迎。创制了产品式样及高级陈列品,由于烧窑是景德镇式柴窑,窑柴缺乏,积极试验烧煤,已筑造一座小型煤窑,试烧多次,已能初步掌握烧成规律。电瓷制造,采了机械辘轳,产量高,降低了成本。

萍厂是有发展前途的。几年以来,曾制订扩建规划,已在旧厂附近购地30余亩,建筑窑房一幢,动力房一幢,成形厂一幢,80立方米倒陷窑一座,23米烟囱一基,50马力蒸气引擎一台,计划逐步大机械生产。

4、培养技术人材

一九三八年陶业管理局开始在萍乡创建瓷厂时,江西省立陶业学校也迁来萍乡上埠。原来这个学校于一九三四年已从波阳迁往九江。抗战爆发,九江沦陷,该校曾暂时迁靖安县。现在厂、校迁在一处,大大地方便了学生的实习,萍厂为学生安排了实习场所。我和潜方鸿也在陶校兼课,厂校亲如一家。萍厂尽量吸收陶校毕业生担任技术工作,培养技术人材,经过锻炼后再支援各地。先后曾经介绍张圣兴、谢谷初、汪珏方去湖北恩施办瓷厂,黄履兴去四川,熊鋆去广西搞陶瓷工作。

5、职工福利

福利方面,全厂职工分过年终红利。一般采用计件工资制,以期增加工人收入。还办了供销合作社、公共养猪场、公共菜圃,组织了工人俱乐部,每周出版《萍讯》,报道生产情况及职工活动。

6、遇困终于停产

萍厂在敌后生产,遭遇的困难是准以想像的。当时九江、南昌及附近各县,均已沦陷,江西省会已迁往泰和,赣湘铁路,陆续拆毁,产品运输极为困难,长沙大火以至沦陷,对该厂威协更大,生产很不正常,视销路为转移,几次濒于停产,幸赖全体职工齐心协力,渡过难关。一九四四年五月间,日寇为了打通湘线,萍乡沦陷。该厂事先采取了应变措施,在距上埠35里的山间大安里,贮备粮食及食盐,安置老弱职工及家属,派邹建金、萧珍甫二人专门照料,又派徐拔群、金辅仁、邹中兴及四名工人组织护厂队,保护瓷厂财产。我和一北青年职工直听到南坑(离厂20里)枪声,才漏夜撤离到大安里,护厂队则在附近躲藏,寇退即回厂。这次日寇了萍乡,到了上埠,也到了我们厂。国民党军队不敢抵抗,敌人骚扰后,自动撤走。过了一个多月,敌人又来萍乡骚扰,萍乡第二次沦陷。在这种情况下,萍厂生产无法恢复,决定发给远道职工遣散费,由他们自由还乡,以策安全。很多职工携儿带女,沿着安福、吉安,步行到樟树,再转回家乡。我和张犀侯,陈定华、舒诚,则从吉安去泰和,向江西兴业公司汇报萍乡二次沦陷,萍厂应变停工的经过。自此,江西唯一的省营瓷厂,经营了六年,终于在敌人的铁蹄下,停止生产。

注:摘自《江西文史资料选辑》总第十四期汪璠《回忆我在江西陶瓷界》一文中的第二节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