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芦溪镇 查看内容

林瑞笙:鲜血洒在革命路上

2021-7-24 11:01|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萍乡日报

摘要: ■萍史志 袁圆   郁郁青松埋忠骨,烈烈英魂诉长风。5月初,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奋斗精神”为主题的祭扫活动在林瑞笙烈士纪念碑前举行。活动现场,芦溪县芦溪镇不少党员干部列队肃立,怀着对烈士 ...

■萍史志 袁圆


  郁郁青松埋忠骨,烈烈英魂诉长风。5月初,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奋斗精神”为主题的祭扫活动在林瑞笙烈士纪念碑前举行。活动现场,芦溪县芦溪镇不少党员干部列队肃立,怀着对烈士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深情瞻仰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随后,在讲解员饱含深情的讲解下,大家聆听了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接受了红色洗礼,重温了当年的革命岁月。


  林瑞笙(1908-1935年),芦溪县芦溪镇林家坊村人。他早年在萍乡县立中学读书,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23年参加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并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5月16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安源“九月惨案”后,林瑞笙考入广州国民政治讲习班学习,后参加北伐;1927年参加南昌八一起义,同年被派赴苏联学习;1930年回国任中央巡视员,派往中央苏区工作;同年10月任中共湘赣省委委员、常务委员,担任湘赣红军临时总指挥部前敌委员会书记。1932年3月,任湘鄂赣临时省委书记;4月兼湘赣省政治保卫局委员;9月主持召开湘鄂赣省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共湘鄂赣省委书记。林瑞笙参与领导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和各项建设,是湘赣、湘鄂赣红军和革命根据地主要领导人之一。1934年6月至7月,他调至中央工作,留在武功山区,领导萍乡县委和地方游击队继续坚持斗争。1935年3月,在大安里万龙山的白术坳与敌遭遇,为掩护萍乡县委工作人员撤退,与敌人正面交火,光荣牺牲,年仅27岁。


  为弘扬先烈的革命精神,芦溪镇建设了林瑞笙烈士纪念广场,占地750平方米,周边树木环绕,庄重肃穆,一座12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矗立中央,并配有红色文化墙等宣传教育平台。芦溪镇不仅是林瑞笙出生的故乡,也是芦溪人民祭奠英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地方,为芦溪县广大党员群众瞻仰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了重要场所。在该镇林家坊村,党员干部们大力弘扬革命传统,奋勇争先、积极作为,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在党员的示范引领下,林家坊村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蔬菜、家禽、紫红米等种养产业,带动12户困难群众户均增收约2000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30万元。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