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清晨,漫步在萍乡市安源区青山镇新建小区,天上碧空如洗,地面洁净美观。绿荫掩映的树下,花团锦簇的广场上,居民们有的品茶聊天,有的锻炼身体,好一幅乡村民生幸福图。可谁又能想到,眼前这个美丽宜居的小区,一年多前却还是一个杂草丛生、污水横流、蚊蝇飞舞,脏差乱出了名的老旧工矿小区呢。 新建小区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萍乡矿务局青山煤矿的职工房,最多时这里住了6000多人,现在常住人口仍有2000多人,且大多是上了年纪的退休职工。由于小区一直没有物业,房子年久失修,墙体开裂、水管老化、线路陈旧,居民们戏称小区是路老、房老、人老、设施老的“四老小区”。加上新建小区为职工房,每套面积只有60平方米左右,居民为扩大居住面积,私搭乱建现象十分普遍,严重挤占了公共活动空间。小区别说汽车,就连三轮车进出都很困难,这给居民生活带来很大不便。把小区环境搞好一些,让大家住得舒适一点,是这里居民多年来的一大愿望。 老旧小区改造前 改造中的老旧小区 去年3月,居民期盼已久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终于在新建小区实施,相关部门投入2300万元,对小区的屋顶进行平改坡,对外立面进行维修粉刷,理顺了网线、铺设了下水管道、开通了天然气、硬化了路面、拆除了200多间私搭乱建房、设置了停车位、修建了休闲广场、改造了8座公厕,对小区进行了全面美化、绿化、亮化。改造后的新建小区红墙绿树,干净整洁,隐现在青山绿水间,成为一处宜居的休闲家园。 每天早上一起床,68岁的新建小区楼栋长赖宪庭就开始在小区内仔细巡查。小区改造好后,每栋楼选出一名热心公益、责任心强的居民当楼栋长,负责小区的安全巡查、卫生保洁、邻里互助、关系协调等工作。小区还成立了一支2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义务照看老弱病残,帮助居民理发、购物等。“以前小区没有物业,到处乱糟糟的。小区实行居民自治后,做到了无尘、无蚊、无苍蝇、无异味,环境优美,秩序井然。现今住在这里,心情都好了很多。”赖宪庭高兴地说。 巡查完小区,赖宪庭回到家里,打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出。拧开天然气,烧开一壶水,泡上一杯茶,开始了一天的惬意生活。赖宪庭告诉记者,以前,居民都是用井水,抽上来的水质量很差;居民做饭,最早烧的是煤球,烟雾缭绕气味重,后来改用电磁炉,电压低得半天都烧不开一锅水。如今,水、电、气全部进户,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生活条件。 青山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9年起,青山镇对包括新建小区在内的4个老旧工矿小区进行了全面改造,共投入资金8000万元,惠及居民2500余户。老旧工矿小区的改造,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区、镇党员干部走访重返社区居住的老职工家庭 环境变好了,许多搬离的退休职工又搬了回来,仅新建小区今年就搬回30多户。“以前这里居住条件不好,生活不方便,有条件的居民都搬走了。我们在这里工作、生活了半辈子,对这里有很深的感情,还是更愿意在这里养老。”赖宪庭悠然地品着茶,笑眯眯地对记者说,“小区经过改造,从‘四老小区’变成了环境优美、服务完美、人文和美、生活甜美的‘四美家园’,加上这里地处郊区,空气清新,在这里养老,既舒适又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