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湖)8月5日下午,我市召开庆祝建党百年——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新闻发布会,总结近年来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进展和成效。 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我市中心城区PM2.5平均浓度逐年下降,2020年为33μg/m3,较2016年的57μg/m3下降24μg/m3,降幅达42.1%,首次达到空气二级质量标准;2020年空气优良天数337天,较2016年增加72天,空气优良率从72.6%提升到92.1%。2021年1月1日至6月30日,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38.2μg/m3,空气优良天数164天,空气优良率为90.6%。全市19个地表水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为94.7%,其中7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19个省控断面中有14个断面水质达Ⅱ类,占比73.6%,无Ⅴ类、劣Ⅴ类水断面,城市建成区无黑臭水体。5个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点次达标率100%,32个千吨万人级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近年来,我市共建成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27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两处、国家级湿地公园两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两处、省级自然保护区两处,其他自然保护地19处,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6.3%, 群众反映突出的环境问题得以及时解决。中央环保督察组先后于2016年、2018年对我市开展第一轮督察和“回头看”,省环保督察组分别于2017年、2019年对我市进行督察和“回头看”。截至2021年6月,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9个问题,已完成两个,达序时进度7个;交办信访件37件,已全部解决。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10个问题,已完成3个,达序时进度7个;交办信访件110件,已全部解决。2017年省环保督察反馈64个问题,已完成44个,达序时进度18个;交办信访件207件,已全部解决。2019年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46个问题,已完成24个,达序时进度22个;交办信访件125件,已全部解决。今年4月,中央对我省开展了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下沉我市督察期间未发现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也未曝光我市的典型案例。督察反馈的我市5个个性问题,正在组织各单位制定初步整改方案,交办信访件154件,已办结43件,阶段性办结111件。 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我市在第二批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评估中居全国第一,工作和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我市“十三五”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率为24.3%,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9.8%,占规上工业比重达20%,电子信息产业增速达31.2%。煤炭、钢铁、水泥、陶瓷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城市环境和面貌得到全面改善,以连续三年全国第一的好成绩完成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成功获得了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等一大批“国字号”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