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萍乡市湘东区麻山镇深入挖掘自身优势和特色,大力推动民生项目建设,发展特色产业带活乡村集体经济,借助当地文旅资源优势,将农业生态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构建规模化、特色化产业经济格局,为强村富民、振兴乡村奠定坚实基础。以“本土文化为魂、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宅为形、绿色农业为基”,焕发“生气”、融入“朝气”,作为乡村振兴的新抓手,休闲农业的“戏份越来越足”,风景秀美如画的“新家园”逐步形成…… “致富园”鼓起村民腰包 好生态引来好项目,好项目培育好乡村,麻山镇走出了一条“生态反哺”的共富之路。在麻山镇麻山幸福村,一批草莓、葡萄、无公害蔬菜等农业产业基地和农业龙头企业相继涌现。 萍乡市七彩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有机鲜食葡萄、猕猴桃种植、葡萄酒生产、旅游度假等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休闲农业企业。7月中下旬,七彩葡萄正处于成熟期,走进七彩葡萄基地,一颗颗如宝石般晶莹剔透的葡萄沉甸甸地挂满枝头,工人们正细心修剪枝丫,不少从市区慕名而来的游客们也正在乐不思蜀地采摘着新鲜葡萄。据基地负责人介绍,七彩葡萄项目主要是以构建生态蔬果产业园为主线,发展蔬果旅游经济,公司成立奇彩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为龙头,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在麻山幸福村种植蔬果500余亩,实现年产值2500万元,带动200余户村民就业增收,村民变股民,人均增收达1500元以上。 随着“七彩葡萄”基地的发展,坐落于基地一侧的江西华菲特酒庄也相继闻名,越来越多的本土和外地游客接触并喜爱上这个酒庄和村庄,曾经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穷乡僻壤,一跃成为萍城百姓最新鲜的“果篮子”“菜篮子”输送地。与之相同的,还有麻山望梅湖杨梅基地,按照“企业+村集体+基地+村民”的运营模式,麻山幸福村实现了企业、政府和社会的三方共赢。 “水乐园”聚起乡旅人气 双月湾湿地公园主要依托麻山河沿岸的自然景观和生态资源进行建造,最大限度地保留和呈现了本土山水的原貌特色,是集生态餐饮、休闲娱乐、游泳乐园、旅居康养、花海园艺、商业活动为一体的休闲旅游景点。 从七彩葡萄基地出来沿着一条贯穿全村的沥青路前行,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道路两旁的景观植物扮靓了曾经杂草丛生的乡野小路,穿过天涯种业种植基地,千亩水稻美不胜收,远远看去,满目绿色,蔚为壮观。微风掠过,掀起层层叠叠绿色浪花。不断往前延伸看到的是麻山双月湾湿地公园。盛夏时节,许多小朋友和家长欢快地在水上乐园嬉水游玩,尽享炎炎夏日里的阵阵清凉,欢声笑语不断。 新文旅时代下,城市与村域经济之间的激活至关重要。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开荒填土开路,再到如今闻名当地的双月湾湿地公园,园区创始人深有感触:“以前我们的基地上杂草丛生,连条路都没有,趁着乡村振兴的东风,经过多年时间的打磨,我们终于建成了今日的‘双月湾’!”目前,园区打造了自助体验区、自助烧烤区、水上乐园、鲜果采摘等各种多样化的项目,吃喝玩乐加观赏游览,使得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地融合,充分诠释了幸福村自然、生态、亲水、和谐的旅游内涵。“办休闲农业不能墨守成规,也要与时俱进。”据了解,下一步,园区将推动“农旅研学+乡村振兴示范带”协同发展,打造农旅研学基地,将项目与产业结合起来,打造更具特色的田园综合体。 “新家园”筑起农村新貌 在实施乡村发展战略中,麻山镇把安居工程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大力推进安居工作,加速推进安居工程实施建设,让拆迁村民实现“居者有其屋”的安居梦。桐田安置小区建设项目总投资4200余万元,总用地面积1.8万余平方米,安置房数为216套。看着崭新的安置小区,桐田村村民罗建国、王庆和等村民纷纷赞不绝口:“房子大,采光也好,跟城里的生活没什么两样,我们这儿环境还好得很哩!” 在麻山中学新校建设工地,11栋主体建筑已全部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扫尾作业、户外基础项目建设等工作。“目前主要是建设教学、运动与宿舍3个功能区,新建校舍面积5万余平方米。”麻山镇副镇长晏华介绍道,该中学新校位于交通便捷的麻山新区桐田村,项目基础建设投资2.8亿元,可容纳学生3000名,预计今年9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S311公路麻山段改建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清表。项目建成后有利于改善区域路网结构、方便沿线群众出行,促进全镇经济向多元化的方向转变,客货运输能力将得到提高。现今,村里的村道相继按照旅游标准建设,一条条宽阔的硬化道路延伸到家家户户门口,整洁的道路两边树木挺拔,随处可见的文化墙“扮靓”美丽乡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