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 湘东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入选 农业农村部2021年农业产业 融合发展项目创建名单 ▲区委书记何超一行调研指导现代种业产业园建设 湘东区高度重视,将现代种业农业产业园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全力推动现代种业产业园成为现代农业的展示窗口、机制创新的试验基地和农业技术的孵化中心,为进一步强区富民提供新的增长点。湘东区是全国知名的“制种之乡”,全区从事水稻制种业的农民超过万人。目前,湘东人制种面积达13万亩,每年为农民带来1.5亿元至1.8亿元的纯收入。 近日, 小湘来到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 排上镇桥头村水稻制种基地, 只见田间水稻长势喜人, 村民们正忙着给水稻灌溉和施肥~ “今年大有奔头,农事一刻都不能耽误。”制种大户高洪优说。今年高洪优在桥头村及其邻村流转了1500亩农田,全部用来制种,按照往年制种利润,即每亩田600元的纯收入来计算,收获后将带来90万元的收入。今年省、市、区三级政府加大了对制种的补助力度,200亩、500亩、1000亩以上制种主体分别可享受每亩100元、150元、200元的资金扶持,仅此一项,高洪优可获得政府制种补助30万元。除此之外,制种保险补贴在往年1500元/亩商业保险基础上,增加了保额500元/亩的补充商业保险。为解决当地制种的良种和销售问题,由区政府牵头,组织全国各地的20余家种业企业与制种大户签订水稻种子代繁协议。“政府对制种业的扶持力度愈来愈大,让人干得放心安心。”高洪优细数新出台的制种政策和措施。 在湘东区,像高洪优这样的制种大户有200余个,还有天涯种业、广陵高科、春蕾集团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种业龙头企业,以及专业合作社46家。“公司+合作社+农户”抱团式发展模式,不断拓宽湘东制种业的富民之路。去年高洪优从自己的制种田中拿出200亩,成立共创专业合作社,吸纳村里12户脱贫户为股东,所得利润全部用来股东分红。70岁的袁水其既是股东,又是工人,一年的工资加上分红达4万元。桥头村有三个上规模的制种大户,他们流转村民的水田,安排村民务工,每年为村民发放工资200余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