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木根,男,1982年11月出生,200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12月参军入伍,于2013年12月服役期满从部队转业,2015年5月分配到萍乡市安源区青山镇人民政府工作,现任青山镇政府党政办副主任兼工会副主席。 “脱下军装,职责还在” ——战疫一线,他主动请缨 “若有战、召必回。疫情面前无弱兵。这个时候,我不冲上去,谁冲上去?”在疫情爆发之初,刘木根就放弃休假,请战到一线,奔赴工作岗位,为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奔走,为抗疫“战友”吃饭、穿暖后勤保障做足工作。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和军转干部,当兵的严谨和党员的吃苦耐劳精神在刘木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2015年分配到青山镇政府工作以来,刘木根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吃大苦、耐大劳,默默无闻作奉献。 因平时工作积极主动,敢于担当,他从同龄参加工作的同志中脱颖而出,2016年调任党政办副主任,负责机关事务和食堂管理。在这个被戏称为“总管”岗位上,从未因工作连轴转而有过半点懈怠,从未因事多繁杂、甚至是同事误解有过半句怨言,从未因掌管机关采购事务、物资管理有过半点优亲厚友。因为讲操守重品行,心中始终装着集体,始终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他以老黄牛的实干形象,赢得了广大干群的一致好评。在入职四年来,连续三年获评镇绩效考核先进,两次评为镇优秀党员和最美基层干部。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使命在肩,他护卫后勤 “疫情虽然来得突然,但我们后勤第一时间备好了口罩、消毒液等医疗物资。”刘木根每天七点便会来到办公室安排好物资,通知各个办公室、村(社区)领取。安排好食堂饭菜,让坚守一线的干部群众吃上热饭,还联同工作人员对在食堂用餐的防疫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做好各处的防疫消毒工作,为奋战在防疫工作一线的同事提供了最有力的后勤保障。 面对突发疫情、杂事琐碎超负荷工作,他手机从从不敢离身片刻,时刻关注每一条预警信息。每天上班他总是第一个到岗,确保防疫物资、食堂饭菜、所需用品正常供应。每天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巡逻后再回到办公大楼,检查办公用电、门锁安全等。 青山镇14个联防联控工作组每日来往于单位和驻村点,为疫情防控焦头烂额,却从未担心过口罩、饭菜、酒精等基本保障物资的供应问题。青山镇组织办负责人李志萍说道:“大家在抗疫一线奋战,都知道口罩等医疗物资紧张是现在的普遍情况,但每当看到木根在单位里忙碌的身影,心里似乎就踏实了。” “丹心抗疫,清泪思亲” ——初心如磐,他逆行而上 疫情期间,刘木根的父亲因肺气肿、哮喘复发在镇医院治疗,经过近十天的治疗病情不退反重。这期间,刘木根白天在镇里工作,晚上到医院轮流照顾父亲,他想:相信这次疫情终将被战胜,父亲的病也会慢慢好起来。 不幸的消息还是传来,在大年初七的凌晨,刘木根的父亲经抢救无效后去世,面对至亲的离世,撕心裂肺的悲痛和多日来疲倦一起向他袭来,但他抹掉眼泪开始思考父亲的丧葬事宜。按农村的习俗,父亲的后事全部办完少则三五天,多则七到十天。他主动做通母亲和弟弟的思想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商量出最简单的安排,不告知其他不知情的亲友,尽快将父亲的遗体火化并安葬至公墓山,不办酒席,丧事一切从简。他的决定最终得到了亲朋好友的理解和支持,也在乡邻之间做出了表率。 自古忠孝两难全,自疫情爆发以来,刘木根和身为社区主任的妻子黄蕾更加忙碌,春节期间连续奋战在防疫防控一线,正月初九这天,刚刚失去父亲50小时的刘木根又回到了防疫后勤保障的岗位上。同事劝他先把家里事处理完再上班,他一边清点防疫物资,一边说:“在这个特殊时期,作为党员,我要保障一线同志有口罩、公共场合消杀有消毒水、食堂有暖饭菜,才能让每一个在一线防控的党员干部心底无忧,父亲在天堂也一定会支持我的。”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基层有太多像刘木根夫妻一样舍小家为大家的故事,每一个人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防疫阻击战中,为了最终胜利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