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群众办好实事?怎样提升群众幸福感?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白源街围绕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事,用优质高效的“妈妈式”服务解民之难、暖民之心,用实际行动不断刷新为民办实事的“白源速度”。 由“坐等上门”变为“主动上门” 修补破损路面 街道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深入辖区走访调研,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针对辖区基础设施道路破损等问题,汇总梳理,建立台账,明确时间表和任务图,实行分段昼夜施工、多点同步施工,修好一段畅通一段,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家门口的小康路越走越宽广。目前,全街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六个一批”项目清单共计44项,目前已完成30余项。 由“政府端菜”变为“群众点菜” 群众通过钉钉反映问题 街道开设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门纳谏,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可通过微信公众号、便民热线和意见箱投递意见等方式提出意见建议,进一步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各村(社区)利用“数智安源”居民群,收集群众反映的难题,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烦心事、困难事。目前已收集到意见建议86条,解决突出问题69个。 由“问题清单”变为“满意清单” 举办专场招聘会 街道从群众需求出发,举办招聘会,帮助外来务工人员、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辖区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求职者张某说:“专场招聘会真是一场及时雨,感谢政府为我们牵线搭桥。”据悉,招聘会吸引了来自白源街辖区以及安源工业园区在内的30余家企业参加,涉及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信息技术、机械工业等多个行业,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 新农村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天然气全覆盖、自来水改造......一项项实事加速推进,一个个任务提前完成。白源街从“惠民生”上谋划,在“办实事”上着力,答好“如何办得好”,将“让社会更认可、让人民更满意”的精神转化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生动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