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是党长期执政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五年来,安源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实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向纵深发展,有效遏制了腐败蔓延势头,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坚持在监督执行决策部署中担当作为 全力保障政令畅通。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政治能力、强化政治担当,带头学深悟透弄懂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不断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督促各党组织及全体党员干部夯实巩固意识形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镇党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强化政治监督,常态化检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落实情况,发现问题26个,下发督办函18件,函询约谈6件,查处违反政治纪律问题1人。 做细做实监督职责。压紧压实各党组织主体责任和各纪检组织监督责任,稳步推进“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推动“两个责任”贯通协同、形成合力。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政治谈话,坚持每年至少开展1次党委书记与班子成员、村(社区)书记政治谈话,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负责人谈心谈话。以落实为目标签订《同级监督承诺书》《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严格执行“两发函”“四报告”制度及“四责”清单,对领导班子行使权力和廉洁自律情况进行监督,促进“一岗双责”履行落实。探索实施网格式日常监督、联动式精准监督、点位式解剖监督、倒查式问效监督的“四式层级”监督机制,针对镇党委重大决策、重点工程、重要任务落实情况实施动态监督,发现问题1个,组织处理及纪律轻处分1人。 坚持在推进专项整治工作中主动作为 持续强化正风肃纪。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全覆盖”蹲点督查、“随机性”暗访检查、“交叉式”随机抽查等措施,精准发现并纠治问题,利用全镇13个村(居)民微信联系群,不定期发布政策信息、公布监督身份、通报典型案例、收集违纪线索,“近距离”监督村(社)干部履职尽责。紧盯当下风险防控的薄弱隐患环节,高度重视市委、区委巡察组交办的问题线索办理情况,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公职人员(党员干部)酒驾、农村乱占耕地违规建房、换届纪律等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明察暗访共计244次。贯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五年来共立案51件、办结51件,其中自办件22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5件,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13件,开除党籍7人,开除公职2人,收缴违纪款80989元,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133人。 扎实抓好以案促改。发挥案件查办的纪法和政治效应,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一贯方针,从现场宣布、处分决定执行、警示教育、回访教育等方面着手,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维护党纪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组织召开案发地党员大会46起,撰写典型案例剖析警示材料51篇,发挥查处一案、警示一片、规范一方的政治效应。针对公职人员(党员干部)酒驾现象严重问题,镇党委要求机关各部门、村(社)各单位务必做到逢会必讲、逢会必诫,今年4月底专门召开全镇廉政警示教育大会,对此类情况予以通报批评,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 坚持在纪律审查监察调查中斗争作为 加强反腐败协调衔接工作。每年召开2次镇党委反腐败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会议,加强与公检法、审计、财政、组织、信访等部门的协调衔接、信息共享,进一步畅通线索、案件移送机制。接收公检法等部门移送问题线索19件,行政执法部门移送问题线索24件,立案审查调查28人。建立完善“大数据”中心,收集全镇党员干部廉政档案498份。 规范信访举报和线索处置。建立健全信访举报工作制度,组建启用全省纪检监察基层综合业务应用系统检举举报平台(基层版)。推行镇纪检监察干部带案下乡,镇纪检委员、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常态下访等机制,深入基层倾听收集群众的愿望诉求45条。接受群众来人、来电、来信及网络投诉举报等43人次,受理信访举报43件,其中检举控告类30件,处置群众举报、上级转办、部门移交以及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线索21件。 坚持在崇廉尚实标本兼治中创新作为 提升廉政感染力。按照“八有”建设标准、“七个一”工作模式以及“三单、两表、一函”工作机制,廉洁村社示范点跃进村、石板村、青林社区、花冲社区的平台建设已初具雏形。在此基础上,以点带面推动其他村社廉洁工作平台常态化开展、平衡化发展。总结提炼符合各村(社区)实际的模式探索,如跃进村“亮身份、亮承诺、亮联系方式、亮便民服务圈、亮考评结果”的“五亮”工作法以及“走、记、办、回、评”的“五步”工作法,石板村依托原有党群驿站将其拓展延伸为“1+3”廉洁工作平台运转模式,等等。重点聚焦村社廉洁工作平台建设“有作为”目标落地见效,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各平台共开展民主监督公开日活动39次,收集问题164个,解决问题161个,发送《监督提醒函》23张,上报问题线索12条,其中立案2件,处分2人。 扩大廉政影响力。拓展平台载体、创新方式手段,大力宣传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措施成效,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和满意度。用手绘地图探寻廉洁足迹,设计绘制“廉行安源——廉洁地图手绘版”,依托“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开创我党廉政建设先河”的历史背景,将廉洁文化建设与党史教育、安源红色廉政文化相融合,盘点安源景区内30余处红色革命遗存(址),设计绘制一幅手绘“廉洁地图”,组织纪检监察战线干部和广大党员沿着初心之路开展“踏清廉之旅、沐安源清风”现场教学活动。用廉洁作品赓续红色信仰,筹备打磨了《两枚铜板》等系列廉洁故事作品,在今年全区“学党史•忆红廉”讲述廉洁故事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为廉洁发声,组织廉洁教育主题演讲比赛、廉政文化节目巡演、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活动100余次,让“廉”文化更加深入人心。用媒体阵地展现成果做法,累计在中国纪检监察报上稿2篇,江西日报上稿10篇,廉洁江西(政务网站/公众号)上稿4篇,廉洁萍乡(政务网站/公众号)上稿5篇,萍乡日报上稿50余篇。 坚持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中靠前作为 加强干部队伍自身建设。严把关口,选优配强纪检队伍。为13个村(居)务监督委员会选优配强49人,平均年龄50.3岁,其中高中以上学历占比74%,为纪检监察队伍注入新血液、新活力。常态练兵,创办推行“纪检夜校”。针对新任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监督质效不高的短板,从今年2月份开始,在全镇创办推行了每月一讲“安源纪检夜校”,既紧螺丝又教办法,有效提升一线执纪者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实践能力,目前已组织开展6轮讲学。 树牢忠诚干净担当形象。坚持严管厚爱,加强镇本级和村(社)纪检监察干部的日常教育监管和纪律作风建设。建立完善纪检监察干部廉政档案,纳入信息化平台,动态跟踪监管。推行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力量适时介入纪律审查、监察调查过程的工作机制,加强执纪执法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及廉政风险防控,切实防止“灯下黑”。五年来共提拔、重用镇本级纪检监察干部4人次,切实增强了干部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激励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