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聚力量,再铸辉煌。在全区人民的共同期盼下,湘东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即将拉开帷幕。这次党代会是在建党100周年、第一个百年目标胜利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全面开启、“十四五”时期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全区广大党员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即日起,湘东发布将推出喜迎党代会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历史,即将翻开新的一页。 这是不忘初心的再出发, 这是牢记使命的勇担当。 让我们一起为 奋力推进“五区”建设、 打造“最美转型城市” 凝聚新动力、展现新作为。 今天推出喜迎党代会系列报道之二 过去五年 荷尧镇在同步实现小康路上 迈出了坚实步伐 党的建设不断增强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共组织镇村党史学习教育宣讲126次,组织“我为群众办实事”大走访64人次,收集心愿26条,解决问题26条。 ◆深入挖掘出“好干部”张军科、何建萍、“江西好少年”昌紫薇、“中国好人”刘仲阳等先进典型,弘扬正能量,彰显了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氛围。 ◆高标准完成了泉陂、善山、荷尧、萍洲等四个村的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10个村(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均实现集中办公。 ◆新建廉政展馆1处,廉政文化广场1处,绘制廉政文化墙10余处。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新引进江西优选时代、爱伲食品、强丰鞋业等亿元以上项目3个。 ◆萍乡市盈峰鞋业有限公司出口鞋生产项目、萍乡市玖峰钢架有限公司钢结构项目、江西汉良房屋科技有限公司轻钢龙骨生产项目成功签约并投产。 ◆积极促进复垦可持续发展,治理抛荒耕地面积855亩;完成了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新造耕地126.5亩。 ◆以“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方式,建立青云村百亩药材基地、青云村黄桃种植基地、泉陂山苍树种植基地等特色种植基地,2019年打造的大义村休闲农业观光带,种植白莲58亩、蔬菜瓜果35亩,虾稻种养55亩,效益良好。 ◆培育提升农业品牌,积极推进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福溪绿色生态养殖产业赣西两头乌已成功申请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 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民生项目统筹推进,完成了60.7公里的镇村主干道路面白改黑;共投入8500余万元先后完成了荷尧中学、公办中心幼儿园、火烧桥小学、青云小学、卫生院、敬老院、综合服务大楼、综合文化站、农贸市场、荷尧街道提升改造、横江和福溪全民健身广场、横江和大义社会五人制足球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10个村(社区)的“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8个村(社区)“党建+幸福家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 ◆脱贫攻坚成绩斐然,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实行“稳岗扩岗”,建档立卡贫困户75户226人,于2020年底全部实现脱贫。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扎实推进77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完成废弃矿山恢复治理面积1119亩;金鱼石国控断面出省水质近三年均达到三类以上水质标准;建成火烧桥、南山下、大埠头等3个农村污水处理站并稳定运行。 千帆竞逐风正劲,乘风破浪恰当时。 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在即, 荷尧镇将以更加开阔的视野、 更加昂扬的斗志、 更加扎实的工作, 为实现荷尧“三镇、五突破”奋斗目标, 建设美丽富饶新荷尧而努力奋斗! 区政府副区长、荷尧镇党委书记黄新亮: 荷尧镇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区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美丽富饶新荷尧,锁定打造“工业物流重镇、文化旅游新镇、城镇建设示范镇”的奋斗目标,狠抓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工作,努力实现荷尧产业发展、城乡环境、生态文明、社会保障和干部作风五个新突破,树立湘东北大门、赣西名镇新形象。 打造工业物流重镇,成长为湘东区工业经济重要增长极 始终坚持工业强镇战略不动摇,坚持抓区域合作、抓龙头培育、抓本地园区建设和引进入区工业园企业,举全镇之力推动工业突破性发展,下决心解决产业短板、工业短腿的问题,建设亿元企业、十亿产业和园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的主体支撑。集中力量培育壮大现代装备制造、文化创意包装、服装制鞋产业等三大支柱产业,建成湘东区重要的工业产业基地。同时,充分凭借高速、高铁等交通优势,打造S308和高速挂线两条“物流产业走廊”,完善物流功能,形成集聚优势,推动经济发展。 打造文化旅游新镇,成长为赣湘旅游合作示范地、诗和远方目的地 荷尧镇拥有湘东最高的山、最大的水库,知名的溶洞、丰富的历史民族文化底蕴和诗词古韵,深入开展综合开发建设。把荷尧文化作为城镇的“魂”和“根”,根植于优美的自然风光,促进民族文化、自然景观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深度融合。与湖南醴陵合作共建,提升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开展好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打造在赣湘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 打造城镇建设示范镇,全面主动融入湘东主城区建设 坚持全域规划理念,深化完善城镇建设规划,把镇域54.37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科学规划和定位,着力构建以萍洲村和荷尧村为主城镇区、特色村庄为支撑的新型城镇体系。要改善人居环境,科学规划建设设施网络系统,大力推进河流水系综合治理、园林绿化、道路桥梁等环境景观和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稳妥地推进旧城镇区改造,让群众有一个更好的工作、生活和居住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