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朝阳社区全体工作人员“舍小家、为大家”连续奋战在防控一线,充分发挥了基层社区网格作用,把疫情防控工作牢牢抓在手上,为居民群众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健康安全防线。 39岁的李萍兰自2017年11月进入朝阳社区后,成为一名卫健专干。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卫健专干成了社区最忙碌的工作人员之一,她每天一大早先赶到社区办公室,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办公区域消毒,然后就在电脑前认真梳理手头工作,认真阅读、领会上级下发的相关信息、文件,把今天需要开展的防疫事项逐条理出来发给社区其他工作人员:“大家注意,最新人员管理通告已发至群中,请各位亲及时查看,谢谢。”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辖区居民知晓防疫政策,李萍兰总是第一时间在各居民群、钉钉群发布最新动态消息,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发布在各微信群,为方便掌握外地返萍人员的动态,李萍兰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微信好友增加了五百多人,三个手机24小时待机,告知居民如有疑虑可随时咨询。 7月29日晚上8时,接到上级指示,所有张家界返萍人员的居家隔离对象需全部转移到集中隔离点。接到指令后李萍兰立刻与社区居家隔离对象沟通,一户一户地通知,一户一户地做工作解释,等所有对象都通知完已经是深夜十一点多了,其中一名对象因恐惧害怕,在凌晨一至三点间给李萍兰打了5次电话,她非常耐心的做好劝解安慰,两岁多的女儿因被电话吵醒哭闹了一个多小时才睡觉,自己也一夜无眠直至第二天上班。就这样,她每天24小时在岗“备战”,每晚睡四五个小时已成常态,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奋力守护社区居民健康,传递爱的温暖,为居民筑牢社区防疫墙。 每天下班回家,经常是接电话接到凌晨十二点多。接电话最多的一天晚上接到了三十余人的电话。每一个电话她都极其耐心把当前的防疫政策及需注意的事项向居民解释清楚,为以免第二天遗漏信息,李萍兰总是在接完电话再把所有信息整理梳理一遍,等一切整理就绪后往往已是凌晨一两点了。 每天把手头的工作弄得弄得清清楚楚后,李萍兰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穿上红马甲,戴上红袖章,走访、摸排、入户,在疫情面前李萍兰从不退缩,严格按要求扎实开展防疫工作,确保及时掌握外地返萍、回萍人员真实信息。 在一天工作结束后,李萍兰又回到办公室开始了每天的统计上报工作,她是个极其细心的人,在每天梳理、汇总、统计、做表的时候,每个人的情况她都要问的仔仔细细,不能有遗漏之处。在将报表上报街道后,她会将当天统计的人员系信息留档备份,方便之后查询和汇总。在整理、核对数据的同时,时不时还有居民来咨询和办理业务,李萍兰也经常利用这样的机会给他们量体温、消毒、讲解防疫知识,希望通过这些举动让大家意识到这次疫情的危害性。 考虑到居家隔离人员在家的种种不便,朝阳社区开展了暖心志愿行动,李萍兰便是其中一名志愿者。她每天在工作之余通过微信了解居家隔离人员的健康和生活情况,每天帮助他们疏导心中焦躁恐慌。工作中的她勤恳认真、默默奉献,生活中的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在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她常常从早上一直忙到深夜,她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防控这场无硝烟的战斗中充当宣传员、战斗员,真正成为党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群众的“贴心人”“主心骨”。她两岁多的女儿经常问她“妈妈,你什么时候才能好好陪陪我呀,什么时候才能忙完呀”。“宝贝,妈妈现在有更重要的任务,要去保护更多的人,你们要学会保护自己。李萍兰没有怨言,始终保持认真、热情、耐心的工作态度,用朴实无华的行动,体现着淳朴而实干的精神。她说:“我希望两个孩子将来长大了,知道妈妈现在所做的事情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当她们跟别人聊起这些事情时能为我感到骄傲。” 比起在抗疫前线的“白衣战士”们,李萍兰同志的防控工作显得很琐细、很平凡,然而,这也是无数个奋战在战疫路上的社区工作者的缩影。病毒拉开了人与人的距离,但却隔离不了社区工作者勇挑重担的责任与担当,一如既往地用那份责任和担当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平安宁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