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 查看内容

经开区社管二局“亲情连线”架起留守儿童“连心桥”

2021-8-25 14:17|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为进一步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经开区社管二局各村积极组织开展“亲情连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架起“连心桥”,精准提供有温度的系列关爱服务。联洪村自党史 ...

为进一步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经开区社管二局各村积极组织开展“亲情连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架起“连心桥”,精准提供有温度的系列关爱服务。

联洪村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联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把建设“亲情连线工作室”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文明实践活动的着力点,通过“亲情连线”,让留守儿童享受到基层党组织带来的深度关怀。

近日,该村志愿者首先来到年仅5岁的留守儿童肖佳俊家,现场帮他与在外打工的父亲肖长春连线。在视频对话中,肖佳俊看到亲人时很激动,当父亲与他说再见时,泪水在他眼中打转。在志愿者的疏导下,才慢慢缓过来。志愿者还鼓励他,要经常与父母联系,增进家庭亲情。之后志愿者来到13岁的彭鑫宇家,让他拿着手机微信连线其父亲。父亲问他暑假过得怎么样,要记得在做好暑假作业后多做些家务活。几句温暖的话语,使鑫宇觉得十分暖心,感受到亲人的关爱。鑫宇希望父亲常回家陪陪自己,志愿者也嘱咐鑫宇,在家闲着时可以来文明实践站看看书、下下棋、谈谈心。

以手机视频连线的方式,把爱传递给在远方的亲人,缓解了村民群众的亲情渴望,密切了家庭亲情交流,为他们架起一座相互沟通的“连心桥”,让文明实践站成为留守儿童的温馨家园。

高丰村

高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把开展“亲情连线”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之一,方便了在家留守群体与外出务工人员的亲情沟通,受到村民的普遍欢迎。

缺失父爱的董紫怡,其母亲常年在外打工,虽然家庭遭此变故,但她不为家境所困,从小听话懂事,学习成绩优秀。近日,志愿者走进她家里,当知道来意后,她十分乐意与她母亲进行了10多分钟的视频沟通,聊天的内容主要是学习上、生活中的事。经过“亲情连线”,紫怡改变了之前不愿意与别人包括母亲沟通的状况,性格也变得开朗了许多。志愿者还与她一起阅读课外书、下跳棋等,尽量给予多一些关心陪伴。

让留守儿童与亲人千里连线,架起倾诉心声的桥梁,通过网络传达思念之情,持续保持亲情联系,让村民群众体悟到亲情的温度,这是该村开展“亲情连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初衷。

大星村

大星村紧紧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资源,倾情做优“亲情连线”志愿服务项目,采取充满人间温情的关爱方式,用心、用情、用爱把工作做到村民群众的心坎上,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基层党组织的温暖。

该村有一对特殊的姐弟,其父母因为一场意外的车祸身故,由此成为孤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就此成为姐弟俩的亲人,经常到他们家里走访,帮忙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近日,志愿者拿出自己的手机,让他们和自己的姑姑进行视频连线聊天。姑姑一向疼爱这对命运多舛的孩子,在电话中嘘寒问暖,反复叮嘱要努力学习、注意安全。志愿者们还给姐弟俩送去了米、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尽量缓解他们的困难。

类似姐弟俩没有手机、电脑等通讯工具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还有许多,他们受限于各自条件,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亲人微信视频过,村里志愿者帮他们及时圆了亲情梦,以“亲情连线”的服务方式为他们打通了维系亲情的“最后一公里”。

区社管二局“亲情连线”志愿服务活动的广泛开展,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们积极参与、热心投入、倾情服务,通过掌握了解特殊群体的亲情需求,创新服务举措打通亲情交流的“最后一公里”,促进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更加深入,全力为辖区特殊群体提供更加精准、更加优质、更加温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为构建文明、和谐、平安辖区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