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排上镇 查看内容

喜讯!湘东区上珠村入选第三批省级红色名村

2021-9-14 15:00|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排上镇上珠村地处湘赣交界,全村面积约4.8平方公里,林地面积5500亩,水田2082亩,共有33个村民小组,人口3269人;党总支党员79人,下设两个党支部。境内交通便利,陈广线横穿全村,风景优美、树木葱郁。2019-2021年 ...

排上镇上珠村地处湘赣交界,全村面积约4.8平方公里,林地面积5500亩,水田2082亩,共有33个村民小组,人口3269人;党总支党员79人,下设两个党支部。境内交通便利,陈广线横穿全村,风景优美、树木葱郁。2019-2021年度被评为“江西省农村低碳试点社区”、萍乡市首批红色名村、市级文明乡村。村内农旅企业仙居山庄荣获全国3A级景区、省4A级生态旅游点、省5星级农家乐荣誉称号。日前,排上镇上珠村入选第三批省级红色名村。

革命前辈刘型故乡——上珠村

排上镇上珠村是革命老前辈、原国家农垦部副部长、中纪委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刘型同志的故乡。

1906年3月19日,刘型同志出生于萍乡市排上镇上珠村一个佃农家庭,1925年秋,刘型同志以优异成绩考入萍乡中学。期间,刘型同志与邓贞谦、孔原等进步同学成立了青年团外围组织互助社,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革命斗争和活动。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刘型同志被萍乡各界推举为代表,到萍醴边界迎接北伐军,自此他弃笔从戎,投身革命。

1927年7月,刘型同志回到家乡,在东桥、排上小西路山区开展农民运动,秘密发展党员,恢复党的组织,建立农民武装。因表现优秀,被任命为萍乡小西区区委军事委员、游击营长,并率领游击营从排上镇石家坊、腊树下和下埠等地到白竺、莲花一带开展斗争活动。1928年4月,刘型在永新西乡找到了毛主席,随红四军主力到达宁冈茅坪驻扎,刘型同志便留在了井冈山,为巩固革命根据地继续战斗。

追寻红色记忆 打造红色名村

上珠村依托自身红色资源及周边红色景点,不断开发新的红色培训课程,发掘本地“傩文化”,将本地乡村特色和“红色名村”建设主线紧密结合,形成红色产业链。截止目前累计接待观摩学习人员300余批次,培训学员近1万人次。打造的三堂精品党课,《追忆光辉足迹 传承勤廉之风——纪念刘型同志》、《老红军的草鞋情结》、刘型之女刘松柏讲述的微党课《永恒的记忆-父亲的遗产》熏陶着每一位湘东儿女。

刘型生平业绩陈列馆

该项目位紧邻陈广线,建设了以刘型同志生平业绩为主的红廉文化党性教育基地。项目拥有一馆(刘型生平业绩陈列馆)一场(刘型廉政文化广场)一亭(莲心亭)一池(莲花池)一墙(刘型勤廉故事墙)。其中,陈列馆共分为两层,占地面积194.5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389.12平方米,一楼主要是展示刘型同志的生前革命事迹,二楼为排上镇综合文化站、微党课课堂等。陈列馆整体白墙灰瓦、立面造型、低调质朴。

刘型故居

刘型故居紧邻陈列馆,故居内包括大厅、书房、卧室和一个摆放当时生活生产农具的房间,尽量还原了刘型同志生活原貌。故居主要展示了刘型不畏穷苦,发奋读书的故事,里面还摆放着刘型同志长征时期使用过的皮箱,这个皮箱跟随了他多年,一直到后来他担任高级干部之后也在用,刘型去世之后,由女儿刘松柏保存着,作为红军后代,刘老师传承了父亲勤俭朴素的优良传统,将这个皮箱修修补补,装上了一个新的锁扣,至今也保存得不错。2020年,刘型女儿刘松柏将这个皮箱从北京带到刘型故居,希望老红军的这种勤俭朴素的精神能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下一步,上珠村坚持“红廉文化+乡村旅游”的发展理念,按照红色名村建设要求,提升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培育乡风文明、带动农民致富,将上珠村打造为集红色旅游、农耕体验、休闲娱乐、研学拓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具有排上特色的美丽乡村旅游基地,不断扩大红色旅游覆盖率和影响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