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凤凰街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干部带头表率作用,聚焦群众投诉多的“高频事项”、反复性强的“多发区域”、满意度低的“急难愁盼”,用心解决群众的烦心事、用情回应社会的关切事、用力助推基层的困难事,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把群众的心事办成满意的好事 “凝聚民心实打实,惠民工程办实事” 把宜居宜业放在城市建设的首位,认认真真抓好民心工程民生实事,从老旧小区改造、菜市场改造升级等项目入手,扎扎实实加大工作调度加快进度,用心用情发动居民参与接受监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 老旧小区设施老化、公共服务缺失,对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来说,正是每天必须面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是影响他们生活品质提升的短板弱项、痛点难点。凤凰街作为萍乡的老城区,据统计,2000年前建成、尚未改造的老旧小区有19个,涉及居民9973户。为切实改善辖区居民居住条件、提升他们他们的幸福指数,凤凰街向上争取资金加自主投入共计2.22亿元,以“义无反顾、团结奋斗”的精神状态、“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实际行动对辖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完善建设。截止到目前,已经完成甘家北巷、府前小区等11个老旧小区的改造,规划建设停车位400余个,成统一房像改造3115户,整修、更换小区路灯200多盏。2021年申报了8个小区,其中2个已通过手续,在快马加鞭的施工建设当中。 凤凰街花园社区富丽小区改造后环境优美,居民正在小区里健身运动。 把群众的难事当作自己的心事 “服务民生面对面,温暖关心做好事” 坚持为民办实事目标导向,凤凰街建立“点单”“接单”“晒单”闭环体系,列出“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组织党员干部摸排研判群众矛盾纠纷问题,共梳理出36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各社区党组织也通过屋场贴心会等平台,切实倾听居民心声,让群众感受到党组织关心温暖。今年以来,街机关干部、社区干部、党员共上门入户2000余人次。积极推进以“社区食堂”为主要形式的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建设,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采取正规配餐、社区就餐、志愿者上门送餐的方式,着力解决孤寡老人等群体的“吃饭难”问题。针对开放式小区治理难问题,开展无物业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试点工作,激发业主自治积极性,探索无物业小区管理新模式。短短2个月时间,8个社区均成立了一个正常运行的业主委员会,切实为小区群众服务。针对老年人天然气办理充值困难问题,李子园社区多番与天然气公司沟通,最终一台天然气自助充值机成功在文明巷落地,在家门口就可以自助充值。针对辖区空置土地脏乱差问题,花园社区逐户走访、沟通协调、统一意见,让“小荒地”成为休闲广场....... ▲凤凰池社区“社区食堂”试点现场 居民正在用餐。 ▲为方便群众,凤凰街李子园社区将天然气自助充值机安装在小区附近,引来居民点赞。 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 “关注民情心贴心,一站服务解难事” 聚焦打造更高服务水平的凤凰品牌,在软件上凤凰街坚持“群众智慧+人工智能”“两智融合”,以小区网格为单位,依托“钉钉”平台,全力打造“数智安源”。群众在钉钉上一反应,各部门、各共建单位、各社区闻风而动、高效处置、及时反馈,“一钉即办”构筑起一幅群众诉求的热力图。凤凰池社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台上收集群众需求,通过“点单、派单、接单、评单”模式,切实解决群众难题。 切实整合资源,解决场地不足问题,打造了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舞蹈室、阅读室、书法室、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党员议事室、科普室、健身活动室等功能室满足辖区3岁-80岁各个年龄层次的不同需求,为他们提供精准化服务,全部免费对外开放。北桥外社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班暑期爱心托管班,红色电影、科普实验、安全教育等课程让孩子暑期收获满满。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联合共驻共建单位及引入的志愿协会力量,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宣讲党史知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市区党代会精神等100余次,组织开展防溺水科普宣传、心理咨询、未成年人教育等活动80余次。 ▲北桥外社区暑期爱心托管班科普实验课堂 ▲北桥外社区暑期爱心托管班红色观影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