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芦溪县 查看内容

芦溪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纪实

2018-11-30 11:59|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萍乡日报

摘要: -汤小凤、记者张冠祺  一群幼儿围在一起和泥、压印,灵活选择各种辅助工具,自由地塑造自己想象中的物象……上埠镇中心幼儿园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瓷泥资源,因地制宜将玩泥作为该园特色进行打造,完善陶泥室、艺术 ...

-汤小凤、记者张冠祺

  一群幼儿围在一起和泥、压印,灵活选择各种辅助工具,自由地塑造自己想象中的物象……上埠镇中心幼儿园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瓷泥资源,因地制宜将玩泥作为该园特色进行打造,完善陶泥室、艺术创想室的建设,并聘请专业的美术教师开展幼儿陶泥制作活动,发挥师生的创新潜能,丰富幼儿的学习活动。今年5月,上埠镇中心幼儿园获评全省第一所乡镇省级示范幼儿园。

  近年来,芦溪县坚持“公益、普惠、优质”办学原则,把学前教育作为重要民生工程,破解“入园难、入园贵、质量低”难题,在全国率先走出了一条农村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新路子,成功获批第一批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目前,全县在园幼儿1.2万人,各级各类幼儿园114所,公办园占68%,普惠性幼儿园占98%,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5%,有省级示范幼儿园3所,市级示范幼儿园21所。

  构建“一个体系”,破解“入园难”,让农村孩子有园上。芦溪县立足实际,以着力提升适龄儿童入园率为发展重点,构建农村普及、普惠的公办学前教育体系。成立学前教育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建立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印发了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各部门职责。在全省率先实施“镇村一体化”管理模式,由乡镇中心幼儿园统筹管辖区域内幼儿园。据了解,在2011年至2016年两期学前教育发展行动计划中,县、乡两级共计投入2.4亿元用于幼儿园项目建设,优先在贫困村建设村级园,优先建设乡镇公办中心园,加速优质资源扩充。同时,采取“建一批示范园、扩一批村级园、改一批点区园、关一批作坊园”的思路,对县、乡、村幼儿园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布局。截至目前,全县新建幼儿园35所,改建52所,淘汰劣质园39所,关闭不达标幼儿园144所,实现了“村里最漂亮的房子是幼儿园”。公办学前教育体系的建成,使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从2011年的50.6%提升到目前的95%。

  做到“两个坚持”,破解“入园贵”,让农村孩子上得起幼儿园。芦溪县坚持公办民办并举,公办幼儿园为主导,在学前教育谋篇布局时,按照兜住底线原则,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每个乡镇建设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公办园突破68%,居全省最高。2016年,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在芦溪县视察时指出:“当大家都在争论公办好还是民办好的时候,芦溪已经在低调快跑。”这高度的评价给了芦溪县发展公办幼儿园的信心和决心。2014年,芦溪县出台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与管理办法》,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综合奖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扶持政策。除城区两所高端民办园外,其他的民办幼儿园都纳入了普惠性幼儿园范畴。

  完善“三项机制”,破解“质量低”,让农村孩子上好园。建立公办园运转保障机制,芦溪县委、县政府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学前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对公办园实行2000元/生/年的生均经费财政拨款,每年投入1600万元以上支持公办幼儿园保运转,真正做到“小财政办大教育”。一方面建立了幼师自主培养、聘用补充、待遇保障等有效机制,制定《芦溪县幼儿园目标管理评价标准》,对各幼儿园进行质量评估,分等级面向社会公布,强化幼儿园质量意识。另一方面创新学前教育教研方式,对危害儿童健康成长的“小学化教学现象”进行督查。银河中心幼儿园精心编创了一套特色器械早操,丰富孩子们的早操活动,每个月末举行五子棋冠军争霸赛,设戏水池、玩沙区、滑草坡以及仿真交通区等户外游戏场,发展“有特色的农村学前教育”,培养适用现代化发展的下一代小公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实现“幼有所育”。芦溪县将进一步落实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继续改革创新,不懈努力,让每个适龄儿童享有公平有质量的学前教育,让农村娃娃不输在起跑线上。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