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 江西日报专版聚焦 青山镇矿山修复工作 专版刊登 《青山康养小镇·逃离之地变养生福地》 休闲步道两旁花草繁盛、山坡上种植的中草药错落有致、雨后的空气清新宜人……金秋时节,走进安源区青山中医药健康养生小镇,红枫若隐若现,金桂香气袭人,红枫树下拍照的情侣、亲子乐园里的欢声笑语、中草药基地辛勤的园丁……外地游客怎么都想不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废弃矿山。 村口老泉眼重冒清泉 这里是原萍乡市焦宝煤矿所在地——安源区青山镇。作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型乡镇,当地曾有句顺口溜:“一天三顿饭,两顿靠水泥和煤炭。” 修复前 青山镇盛产煤,“有些人家,只要往床底下随手一刨,都能刨到煤。”青山镇青山村70岁的老支书姚若萍回忆说。1963年开始下矿挖煤的他,清楚记得小时候挖煤的场景:一个人从狭小的井口拉着绳子慢慢下矿,随后用桶子装满了煤,再通过上面的人,手摇轱辘将煤拉出。2006年之前,青山镇有60多家大小煤矿,山就这样越挖越深。“青山煤矿最深的时候往下挖了300多米,焦宝煤矿普遍挖到了地下100多米。”在这段时期,姚若萍从小就喜欢喝的村口的那眼泉水,再也没出过一滴水。 修复中 青山镇除了采煤之外,还兴办了五金厂、陶瓷厂、水泥厂等相关产业。“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青山村村集体企业就有20多家,个体企业近80家。”长期开采煤炭,加上水泥等延伸产业发展,青山镇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2012年,已经连续开采了40余年的焦宝煤矿所在地,因常年开采,青山变成了千疮百孔的废弃地。山风吹过,没有花草的清香,扑面而来的是翻滚的灰尘,环境污染导致青山村患上肺部疾病的人数不胜数,有条件的人家都离村“逃生”,留下祖辈的老房子空置在那里。 治沉疴须下猛药,改善环境、修复矿山刻不容缓。2017年,安源区抓紧落实国家矿山修复政策,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青山村建设中医药健康养生小镇。小镇占地面积1850亩,以中医医疗为依托、医养结合为抓手,覆盖了医疗、文化旅游、养生养老、中医药教学培训、中草药种植、中药研发六大板块。目前小镇客厅、康养游步道、中草药种植园、中医药人才培训中心已完成建设。通过废弃矿山整治、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工程,昔日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重焕生机,成为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2019年,姚若萍更是惊喜地发现,他惦记多年的村口那老泉眼,也重获新生,“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我就赶去尝了口泉水,还是那么甜!” 今年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 青山连绵,风景如画。如今,沥青道路宽阔整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青山镇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逐渐凸显。 随着中环西路建成通车、公交西站落户,青山镇土地利用价值不断提升,更多客商把投资兴业的眼光投向了青山。中医院人才培训中心现已落户;砂子塘棚户区改造建成电梯房414户;家具、灯具街特色十足、远近闻名,年销售额均超过2500万元…… 青山中医药健康养生小镇瞄准大中医、大健康、大休闲的目标,走城乡融合之路,成了热门的“网红打卡地”。截至目前,青山中医药健康养生小镇项目,已修复废弃矿山567亩,种植了牡丹、芍药、白芨、玉簪等药材200余亩,以及银杏、杜鹃、樱花等观赏性绿植100余亩。通过填平废坑、改善土质,因地制宜修建排水沟和休闲小道,种植各类中草药,曾经面目狰狞满是“伤疤”的矿山,变得四季皆有美景。今年以来,青山中医药健康养生小镇吸引游客4万余人次,带动周边300余名村民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