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芦溪县以全面推深做实林长制为抓手,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带动林业产业发展,形成“山有人管、林有人护、树有人栽、责有人担”的林业管理新格局。 一是巡林有“责”。出台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林长制的工作方案》,推动15名县级林长和113个乡级林长深入责任区域开展巡林,协调解决各类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问题53件(次)。扎实开展林长制“抓示范、促提升”活动,重点打造芦溪镇、张佳坊乡2个示范乡镇和18个林长制示范村,通过树立示范标杆,以点带面,林长制各项工作全面提升。 二是护林有“眼”。不断开发完善林长制综合巡林信息平台“赣林通APP”,强化护林员绩效考核,实行护林员巡护“周考评,月通报”机制,完善上报事件处理流程。今年以来专门针对护林员岗位职责和巡护APP使用等内容,分乡镇举办培训班18期。目前“赣林通APP”已在该县全面应用,巡护率为100%,事件处理率为100%,巡护达标率年平均达90%并逐月上升。 三是管林有“方”。持续推进环保督察、森林督查、生态审计和专项行动等图斑整改,加快乡镇综合执法队伍整合工作,结合新《森林法》的颁布实施,加强林业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督促和指导乡镇综合执法力量,充分利用省、市县政府所赋予的5项林业执法权力,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案件的违法行为。2021年共完成行政处罚案件225起,移送森林公安立案6起。 四是营林有“效”。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培训2期、送油茶科技下乡活动9期,累计服务培训201人次。在全县设置16个“林长+示范”帮建基地,通过县级林长的督导协调作用,促进林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全县林业产业发展。2021年共打造了2个高标准国家储备林示范基地、2个省级森林(体验)康养基地、7个高产油茶和林下种植示范基地,完成重点区域“四化”造林1311亩,低产低效林改造4900亩,高产油茶新造1512亩、低产改造9650亩,森林药材种植4141亩。通过林长制各项措施落实,有力推动了林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