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五陂镇,笔直的沥青路、丰硕的果实、劳作的农民盘旋在青山绿水间,一幢幢“农家别院”错落有致、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乡土绿化生机盎然...这里党建飘“红”,产业透“绿”、文化“添彩”,共同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近年来,五陂镇坚持党建引领与绿色发展相结合,探索出“党建红”引领“生态绿”的发展新路子,在提升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新模式,打好“生态牌”“文化牌”“旅游牌”,让“党建红”引领“生态绿”成为当地最亮眼、最吸睛的风景线。 “我们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个被青山绿水包围的地方,五陂镇的好山好水是资源禀赋,也是我们推动乡村振兴的最大依靠,守住青山绿水,才能守住人民群众的‘金山银山’。”林业分场优秀老党员赖松芳说道。 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必须要有高质量党建作为坚强的政治保证,近年来,五陂镇始终把森林资源保护、废弃矿山修复、河流治理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来抓,在全镇推行“总支牵头、支部包段、党员包户、群众参与”的森林防灭火和森林资源保护党群联系制度以及“3+X”治河模式,通过“支部动员党员、党员带动农户、农户响应落实”的方式,动态巡河、巡山,党群护河、护林,改善五陂镇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巩固“生态立镇”的战略成果,营造青山绿水的良好人居环境,2016年,五陂镇被评为“全省文明村镇”。 产业转型升级也是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的“重头戏”,近年来,五陂立足资源优势,打生态牌,走特色路,探索出一条“特色产业逐步推广、新兴产业培植试验”的产业发展新思路,形成了长潭村天井峰、长潭村“一村一品”蔬菜瓜果基地、大田村佰嘉合作社、册雷村炉下湾等规模化种植一体的种养业;众星垂钓为主的休闲钓鱼场;瑾天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文华合作社为主的养殖业,带动了一批村民自主增收。同时,以海绵小镇十里花溪为核心的特色生态旅游业,带动了一批周边农户餐饮业成型,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除此之外,五陂镇不断探索党建与“本土+红色+生态+旅游”的发展新模式,以“生态+文化旅游”为发展动力源,让本土文化、红色文化有机地融入到自然景观中。修建休闲娱乐广场,打造廉政文化长廊、宋侃夫生平事迹陈列室、三湾农耕馆、十里花溪等,以此为载体传承红色精神、凝聚红色信念,同时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五陂本土文化,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这个被绿水青山环绕的“城市后花园”。 “党建红”引领“生态绿”不仅推动五陂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更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让五陂人民吃上“生态饭”,使生态资源成为魅力五陂的靓丽“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