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街进贤小学积极打造“尚贤课程”,基于五育并举的育人教育环境下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整合、拓展、架构课内外相结合的尚贤课程,进一步彰显“开启尚贤之旅,绽放生命之光”的课程理念,培养“自信阳光、宽厚友善、乐学善思、勤劳自律、创造未来”的尚贤少年。 近日,凤凰街进贤小学开展“遇见, 南正街——河口下项目式学习”活动,旨在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探索家乡的历史文化、欣赏和领略家乡的风景名胜,增强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让学生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畅游南正街 南正街,萍乡人记忆里的老街,承载了数百年的萍乡商业文化,凝聚了1700多年的历史传承,是萍乡水脉、文脉、人脉、财脉的汇聚地,是现存最古老的一条商业步行街。 ▲课题组成员邹敏老师为孩子们介绍南正街的历史文化 ▲参加活动的学生和课题组老师留影南正街 第一站 禹门 禹门是萍乡现在能看到的唯一的古城门,与萍水河默然相对,河水东流,不舍日夜。 ▲讲解员胡雅琳为大家介绍禹门名字的由来 “禹门”是萍乡古城墙中的一小部分。在古代,人们时常将读书人成功考取功名比喻为“鱼跃龙门”,因此出于这个美好的寓意,于是将文庙门前不远处的城门命名为“禹门”,希望萍乡能够人才济济,文风鼎盛。 第二站 孔庙 萍乡孔庙,是在中国已知的22座孔庙中兴建较早,也是江西省保存最为完好的孔庙。 孔庙棂星门下,一眼望去,一座传统宫殿式样的建筑巍峨雄踞,气势非凡,端庄沉寂,这就是前殿。前殿东有名宦祠,西有乡贤祠,而正中就是大成门,门上悬一横匾,上书“德侔天地”四个大字,寓意孔子之仁德可与天地相齐。 ▲江风晓同学声情并茂地介绍孔庙的历史 第三站 展览馆 展览馆的墙上挂的是萍乡本土美术和摄影艺术家,用他们的80多件国画、油画、雕塑、摄影、图片等作品,多角度、全景式记录和表现着萍乡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其中包括旧城的改造和新萍乡的发展历史。 ▲课题负责人赵鹏带着孩子们看南正街临河老房子的油画 第四站 市井百年 市井百年区依托沿河的地理优势和古色生香的建筑风格,成为“最萍乡”的特色美食街,是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美食休闲娱乐街区。 上栗酸枣糕,它是萍乡传统的民间小吃,制作工艺一辈传一辈。由酸枣制作而成的酸枣糕,色泽似琥珀般透亮,果味浓郁,软糯细腻,酸甜可口,是生津开胃的绝佳小零食。 ▲邹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上栗酸枣糕 酸枣片酸酸甜甜的,真好吃呀! 第五站 萍水广场 相传二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楚昭王渡江时,江中漂来一物,又红又圆,大小如斗。他问遍了满朝文武都无人知道,于是派使者到鲁国问孔子,孔子道:此物名为“萍实”,是吉祥物,只有称霸的人才能得到。萍实是集天地精华而成,千年难得一遇,楚王得到了它,是楚国将要振兴的征兆。于是,后人便把楚王得萍实的地方称之为萍乡。 ▲在萍水广场上,讲解员刘乙墨介绍萍乡名字的由来 南正街畅游完了,回学校继续项目式学习——制作糖画! 趣味糖画 糖画——是一门传承数百年的民间艺术,以勺为笔,以糖为墨,以石为纸,画出晶莹透亮的造型,它也被称为“可以吃的艺术品” 。 课题组成员姚峰老师手拿笔,笔尖里流出的金色糖线,时而缓缓游动,时而龙飞凤舞,不到半刻功夫,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小蝴蝶、小兔子便制作而成。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朋友们都在耐心细致的制作自己的糖画作品,仔细确认每一个细节。 看我的糖画作品,好不好看? 参加活动的孩子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非常有意义,让他们受益匪浅。 通过本次河口下项目式学习活动,孩子们了解南正街的历史变化,掌握了制作糖画技能,还收获了新鲜有趣的生活体验,让我们借此契机且行且思,带着坚定的信念,让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种子在每一个孩子心中生根发芽,五育融合,让尚贤课程点亮孩子的生命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