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水,男,1977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赣西肿瘤医院书记院长、赣西肿瘤医院红十字会会长、萍乡市红心志愿者协会荣誉会长。先后荣获“全国抗疫最美家庭”“全国尊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江西省劳动模范”“萍乡市最美抗疫志愿者”“萍乡好人”“学雷锋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其全力抗疫、热心公益、扶贫济困、志愿服务等方面先进事迹多次被主流媒体报道,成为了一位“网红院长”。在新时代新思想指引下,李水同志将党建工作融入医院发展大计,通过点亮“初心灯、匠心灯、爱心灯”,不断激发党建工作活力,让“红色细胞”迸发出先锋力量,实现了党建与医疗业务深度融合,成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领路人。 点亮“初心灯”,凝聚组织合力 以前医院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几乎流于形式,有的党员同志认为抓政治教育费时费力,还不如多做业务增加效益来得实在。直到一次意外事件的出现,大家对组织生活的看法有了改观。2019年7月9日,萍乡城遭遇强降雨,城市内涝严重,眼看水位不断上涨,价值5000万的医疗设备与机房在医院地下室面临泡水被毁,这对医院来说将是灭顶之灾。情急之下,李水同志大喊一声:“共产党员跟我上!”当时支部所有党员冒着生命危险率先跑入地下室,随后医院其他员工也跟着进去,大家拿着水桶舀水,在洪水中坚持奋战四个多小时,终于成功地保住了设备。经此一役,大家看到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李水同志趁热打铁,进一步规范组织生活,从每周科室的业务学习会入手,建立“第一议题”制度,把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等作为第一议题,引导大家参与讨论,在医院建立“听党话,跟党走”的共识,进一步增强家国情怀,点亮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灯”。今年初在疫情最危险的关头,该院有85名医护人员写下请战书,3位同志奔赴随州一线,李水同志的妻子也在其中,其家庭还荣获了“2020年全国抗疫最美家庭”荣誉。 点亮“匠心灯”,铸造过硬队伍 对于一家民营医院,业务精湛、服务周到才能赢得百姓的信赖,企业效益才能提升。为此,医院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李水同志带头在医院推行“铸魂”工程,把忠诚于党的同志培养成医疗骨干,把对企业负责的医疗骨干发展成党员,在党员骨干中点亮提升医疗技术的“匠心灯”,让勇挑重担、敢啃硬骨头的党员底色与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职业本色交相辉映,培养一支思想忠诚、道德高尚、业务精通、服务优质的业务骨干、党员队伍和专家团队,让优秀的党员成为医院发展的中流砥柱。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陆续选派20余名党员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深造,定期邀请上级医院专家教授来院会诊指导。现在该院每个科室都有党员,每个党员都是业务骨干。仅仅一年的时间,通过党员业务骨干的带动,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显著提高,服务流程不断优化,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用精湛技术和优质服务获得百姓的信赖,江西省首台5G远程协同手术就在该院成功开展,医院效益也明显提升。 点亮“爱心灯”,践行社会责任 李水同志认为医疗的属性决定了民营医院必须公益性,必须坚持“奉人民为上”而不是“以效益为先”的发展理念。他主导深入开展了“人民至高无上,患者是我亲友”系列活动,积极发动医护人员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点亮为萍城百姓服务的“爱心灯”。2019年以来,医院为全市400名扶贫干部提供了总价值40万元的免费体检服务。4名支部委员分别挂点4个贫困村提供定点健康扶贫与服务,为贫困户减免和捐助了共计20多万元的医疗费用。在萍乡首创了“道德模范免费健康体检基地”,用实际行动礼遇好人,打造道德“磁场”。疫情期间组建党员抗疫服务队,为政府部门、30余家企业提供防控排查、培训服务、复工复产指导等义务服务,服务30多万人次,并为全市教育系统、交通系统、医疗系统、红十字会等捐赠各类抗疫物资近200万元;李水夫妇共捐现金16.2万元,捐物12.1万元。2020年底,李水夫妇又出资50万元成立“红十字李水夫妇特别关爱基金”,专门用于帮助特殊困难群体。今年初他又发出尊崇拥军倡议,出台尊崇拥军政策,在执行“三免四减半”拥军政策的基础上,对烈士直系亲属患者免费住院治疗,门诊检查费全免,对军人、退伍军人、参战老兵均予以不同程度的较大优惠。医院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担当社会责任奉献“爱心”,用医者仁心的行动赢得百姓的口碑,社会美誉度明显上升,真正成了老百姓心中的“爱心医院”,陆续获得了“江西省红十字博爱单位”“省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中央和省市媒体也多次报道。充实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