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湘东区 查看内容

湘东:激发乡村活力 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2021-12-14 13:19|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秀美的乡村风光(记者徐文 摄)   记者罗建华报道:沥青路修到家门口,景区建到村庄,艺术展馆就在身边,返乡创业迎来了热潮……如今的湘东,一个个竞相绽放的美丽乡村,行进在乡村振兴的快车道上,步履铿锵。  ...
秀美的乡村风光(记者徐文 摄)

   记者罗建华报道:沥青路修到家门口,景区建到村庄,艺术展馆就在身边,返乡创业迎来了热潮……如今的湘东,一个个竞相绽放的美丽乡村,行进在乡村振兴的快车道上,步履铿锵。

  勇当“领头雁” 带活一个村

  “我们村产业兴旺、村庄美丽、群众富裕,村民人心思进、人心思富。村里变化这么大,关键是选对了带头人。”湘东区湘东镇黄堂村村民刘杰喜笑颜开。

秀美的乡村风光(记者罗建华 摄)

  得到群众认可的这位带头人,是黄堂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文仲。今年48岁的李文仲,是土生土长的黄堂村人,他在萍乡市区打拼了30年,在建筑、园林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正在建设的新农村示范点(记者罗建华 摄)
休闲文化广场(黄润明 供图)

  “既然乡亲们信任我,我就要带头改变村里的面貌。”2020年底,李文仲回村挑起重担,没有资金就积极争取甚至自掏腰包垫资,在他的带领下,黄堂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目前达30万元,黄堂村党群服务中心改造升级,黄堂小学教职工宿舍、食堂、浮桥农贸市场、农副产品供销社、“一米菜园”等项目相继落实。

  走在黄堂村的田间地头,看到村民生产生活井然有序,处处干净整洁,文明新气象扑面而来,该村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兴旺、社会各项事业同发展的共赢之路。

  打造“画家村” 美丽乡村有“内涵”

  步入湘东镇江口村,码头、水埠、亲水栈道、特色民宿,乡间小径曲径通幽、绿化精致,相得益彰,房前屋后、村舍转角处,总能遇见美丽乡村的墙绘,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欣赏。如今,江口村成了“网红村”。

秀美的乡村风光(记者徐文 摄)

  江口以“画家村”为定位,建设零799艺术区,30多位国内著名美术家、艺术家签约入驻,建立名家工作室、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展厅,也让村民体验诗一样的生活。

  村民陈云发画自家的围墙、牲畜、门口的树,他的油画有模有样,村里的老党员易相奇把老宅子改造成明清式的四合院,设置琴室、棋室、书画室,取名为“闲来书院”。从江口村走出去的手艺人张三石,是瓷胎竹编第五代传承人,张三石带着瓷胎竹编的技艺、设备,从景德镇回到了江口。村里30多名妇女跟着他学竹艺。

秀美的乡村风光(记者徐文 摄)

  零799艺术区、三石竹艺中心、鸬鹚烟雨等项目早已开花结果,江口村的艺术气质越来越浓,参观的人越来越多。当地政府借势谋划乡村旅游,在河面上,建烟雨廊桥,放竹排,在稻田上方,搭竹廊,种上向日葵、菖蒲、粉黛乱子草等,不少村民开起了农家乐,过上美满的生活。

  变身“生态村” 乡村焕发新生机

  走进湘东区排上镇上珠村,树木葱郁,屋舍俨然,简朴的文化墙与红色文化长廊交相辉映,在群山的怀抱里,透着闲适与诗意。

美丽乡村一角(胡林 供图)

  之前,上珠村并没有这么美丽。这些年,开展干净村庄、文明村镇创建等一系列新农村建设工作,上珠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获得了全省精品农村社区、江西省省级示范村、江西省农村低碳试点示范社区、省级红色名村、萍乡市首批红色名村、市级文明乡村诸多荣誉。村内农旅企业仙居山庄荣获全国3A级景区、省4A级生态旅游点、省5星级农家乐荣誉称号。

秀美的生态(胡林 供图
油茶产业田园综合体(胡林 供图

  上珠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这根主线,建设生态养殖基地、百亩油菜基地、千亩高产油茶基地、千亩经济林种植基地等“一村一品”的特色基地,修葺了远近闻名的古菴“仙居菴”,打造了集休闲娱乐、垂钓、特色种养、老年疗养为一体的休闲农庄“仙居山庄”,新建了红色基因教育基地“刘型生平业绩陈列馆”,修缮了“刘型故居”,修建了2.1公里的农村致富“四好公路”示范路……该村从一个农业村蝶变为文旅结合、美丽富饶的旅游特色村。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2021年将达14.5万元,实现了优美生态与集体经济比翼齐飞。

  发展高效制种产业 群众日子更红火

  “村里流转了土地1000多亩,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高效制种产业,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日子越过越红火!”湘东区排上镇北村村民幸福满满。

  北村的自然条件优越,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之前,村民从事过制种产业,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制种产业散而小。

千亩水稻制种基地(肖利峰 供图)

  近年来,该村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制种产业,2020年,流转1100多亩,已成为周边较大的制种产业基地之一,产生了示范效应。目前,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7万元。

  北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笃龙扳着指头,数着发展产业的好处:坚持“龙头带动、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农民联动”的发展思路,有效破解土地撂荒难题,安排村民就业,村集体收入经济收入增加了,村民在家门口稳当挣钱,学会了制种技术和管理,还会催生很多致富带头人,龙头企业还可以在制种之后发展1000亩的油菜种植,既美化乡村环境,又能加工油菜籽,获得收益。

美丽的萍水河鸬鹚烟雨景区(湘东区 供图)

  该村持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充分利用当地有利的光热资源、水资源,壮大制种产业规模,制种产业已经成为周边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

  如今的湘东,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一幅幅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