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湘东镇大江小学严格执行“双减”政策,扎实落实“5+2”课后延时服务。学校依托地域特征,结合学校自身发展实际,以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小灵龙”课程的创新实践研究》为载体,积极探索开展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多样,独具特色的课后延时服务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弘扬立德树人理念,打造龙品课程,增加精神文明的饱和度 龙文化浓缩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例如艰苦创业、家国情怀、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等美德,大江小学以龙文化为主题开展德育教育,打造“龙品课程”。诵读经典文化名著,让文字浸润学生内心。教师再适当进行讲解,增进学生的理解,从而让学生懂得礼仪廉耻等传统道德观念并有所感悟,进一步影响其学习和生活行为,从而树立正确的三观。结合时代事件,召开学习榜样、讲述抗疫故事、抢险救灾等主题班会,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争做龙的传人。 弘扬传统文化,丰富龙腾课程,增加体育运动的参与度 舞龙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是将传统体育、舞蹈、音乐与美术等融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大江小学选取当地特色舞龙为代表,开设“龙腾课程”,积极开发带有龙味道的校本体育项目,将舞龙技巧搬进体育课堂,这不仅是体育课的形式创新,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中年级以基本功训练为主,高年级以套路训练为主,“龙腾”课程形成了阶梯教学体系。教师不仅编排了各种舞龙动作,如“中”“国”“龙”三个字,还勇于创新,将其舞台化、舞蹈化、情节故事化。如利用板凳,创编了板凳舞《小小板凳龙》;不断拓展渠道,将甩龙、锣鼓等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引进校园;作为学校社团的校本课程,在原甩龙造型的基础上改成了适合学生上手玩的龙,极具艺术感和美感。 做活研学之旅,推进龙行课程,增加生活教育的体验度 大江小学依托本地优势资源,根据学生的心理特质,知识层次,学科要求,量身打造龙行课程,作为学校“小灵龙”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程。该课程梯度规划学习主题为“龙娃看龙乡”“龙娃看萍乡 ”“龙娃看世界”。学校充分利用地域资源,广泛开展寻访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天地,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建设成就,感受祖国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该课程已经成为学校研学旅行课程的一张名片。 优化艺术教育,推进龙韵课程,增加艺术修养的感受度 龙文化蕴含了丰富的艺术价值,大江小学积极打造了“龙韵课程”,展示赛龙舟视频、开设手工创意课程,组织学生学习龙韵艺术。将锣鼓韵律及学唱旱龙舟调子作为指定内容在音乐课上教学;创作民俗文化艺术作品——绘画龙、编织龙、积木龙等是学校美术课的教学活动内容。龙文化进入课堂,成为拓展课程,不仅丰富学生对龙文化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小灵龙”课程与课后延时服务有机结合有效培养了学生动手、合作、探究、创新等能力,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及特长形成。大江小学以体验为主要手段,营造“多元的大课堂”,把个性搬进校本课,且看大江学子在“龙品、龙腾、龙行、龙韵”课程中欢喜成长。学校将逐步升华“双减”政策,不断推陈出新,优化课程设计,让课后服务变得丰富、多彩而有温度,成为孩子们心中最有趣、最有乐、最有爱的一段美好时光和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