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五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为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安源组工微讯”即日起开设“学习贯彻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专栏,刊发各镇街委党委书记学习心得体会,进一步掀起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的热潮。 下面,一起来看,五陂镇党委书记刘国华同志的心得体会—— 镇内美镇、镇外强镇,奏响乡村振兴五陂乐章 五陂镇党委书记 刘国华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大气磅礴、铿锵有力,奏响了新时代江西“作示范、勇争先”的最强音,描绘了江西未来的宏伟蓝图,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西各项事业发展指引了方向,明确了路径。学习好、贯彻好省党代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五陂镇作为“十四五”时期全省城乡融合发展的试点乡镇,将大力实施“镇内美镇、镇外强镇”战略,更高站位、更高格局、更高效率推动“乡村振兴、镇域经济、生态文明”走前列,走出一条景城一体、产城融合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层次高、动能强,产业转型升级为先。一是推动海绵产业创新升级。持续开展“招大引强”行动,大力引进建筑、建材、规划设计、生态环保等海绵产业,强化海绵产业培育壮大,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创新集群、有影响力的海绵特色项目,着力打造“城市会客厅”。二是推动工业产业提质升级。以金桥焊材和猛犸出行两大企业为龙头,紧紧围绕智能制造产业,着力固链、强链、延链、补链,引进一批智能科技赋能、带动性强、辐射面广的5020项目,推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打造“城市智能芯”。三是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加大特色农产品技术创新,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化发展,建设一批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四是推动乡村旅游业优化升级。以海绵小镇核心区为中心,围绕十里花溪湿地公园、三湾生态旅游度假区、天井峰等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探索“1+N”镇村延伸模式,加快乡村旅游与民宿度假、文化创意、休闲农庄等融合发展。 生态优、人气旺,城乡融合发展为主。一是大力开展农用地整理,改善农田生态;有序开展农村宅基地、工矿废弃地以及其他低效闲置建设用地整理,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融合发展;推进农村四好公路、安防工程、道路升级、桥梁建设等改造工程,完善城镇路网一体化交通格局。二是大力弘扬时代新风,探索完善更高质量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管理长效机制,推进美丽镇村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融合,让乡村精气神全面整体提升。三是大胆汲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优秀成果,把文化元素与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实现潜移默化中“以文化人”,打造一个精致的“全国文明村镇”。将现有的镇域活力海绵文化、五陂红色电报文化、三湾乡趣农耕文化,自北向南进行串联,形成具有五陂特色的文化产业链条,让五陂成为文旅融合打卡的新地标。 “党建+”、治理精,社会民生环境为重。一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严格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基层党建部署要求,特别是推进五陂村“红色名村”建设,并按照“村集体+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思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一批“党建+”示范村。二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毫不松懈纠治“四风”,持续建设五陂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三是以“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为抓手,同步推进“数智五陂”建设,探索一条市域社会治理新路子,做大人民调解五陂品牌,实现群众解决矛盾纠纷“只跑一次,只跑一地,只进一门”。四是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补齐镇域管理短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对口联系、分类指导,适时总结村(社区)的基层治理创新亮点,形成项目库和可复制可推广的项目清单,提升做好社会治理工作能力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