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形成以镇、村人员为基础,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救助主动发现队伍,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纳入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保障范围,实现社会救助无盲区的目标。二是完善救助流程。建立“救急难”群众的“绿色救助通道”,完善先行主动发现社会救助相关制度,简化救助工作流程,建全信息报送机制,完善困难群众摸底、上报制度、切实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三是建立审核机制。由民政部门、村“两委”、村组网格员等人员组成联合调查组入户核查,符合条件的,先行给予救助,待紧急情况缓解后,再按规定补齐相关手续;对不符合条件的,现场给予答复。四是落实工作职责。全面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加强社会救助监督和管理,合理安排使用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对主观故意造成工作失误和损失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对客观偏差或探索创新、先行先试造成工作失误的,从轻、减轻或免于追责。(上栗县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