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有3亿多人患哮喘,中国哮喘患者约4000万,目前国内哮喘控制情况依然严峻,城区患者的控制率不足三成。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疾病,典型症状如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夜间和清晨发作、加重频率高。 主讲医师:喻承伟 主治医师 市二医院呼吸内科 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工作近10年,擅长呼吸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疾病的诊治。尤其是有创、无创呼吸机的治疗,以及气管镜检查及相关介入技术。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在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哮喘常见诱发因素 1、病毒、支原体、细菌诱发上呼吸道感染; 2、室内外过敏原,例如:尘螨、宠物、霉菌、油漆、花粉等; 3、食物,例如:鱼虾、蛋类牛奶等; 4、药物:例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阿莫西林等药物; 5、其他:包括:运动、情绪紧张、吸烟、被动吸烟等; 哮喘属于呼吸系统的慢性病,需要长期规范化治疗。 哮喘的治疗目标 控制症状、减少急性发作、急诊求医、住院治疗; 若不规范治疗的危害:可影响学习、工作、生活、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影响寿命。 哮喘的药物治疗 1、急救类药物:如吸入沙丁胺醇,起效快,迅速缓解喘息症状(建议避免频繁吸入,每月不要超过1支),如果症状无法改善,建议呼吸科门诊或急诊就诊。 2、控制类药物:如吸入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联合或不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口服孟鲁司特等药物。 当前哮喘控制率令人甚忧,与治疗依从性低有关,主要影响因素: 1.患者误认为是急性病,缓解期不治疗;2.患者担心副作用及药物依赖;3.吸入装置使用错误;4.经济负担。 哮喘的日常管理 1、建议医患相互信任、合作关系; 2、定期呼吸科门诊随访予以科学评估; 3、哮喘患者的家属也应该参与到患者的日常管理中,提醒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监督规范用药,像管理血压、血糖那样帮助管理哮喘。 所以,预防哮喘, 要从自身做起! 专家名片 何芳志 二医院呼吸内科 主任医师 擅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炎、支气管扩张、矽肺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支气管镜、肺功能仪、无创呼吸机的操作。 坐诊时间、诊室:周三上午,门诊大楼三楼319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