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湘东区 查看内容

沈阳市委政法委考察团来湘东区考察农村社会治理综合体工作

2019-4-27 08:27|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湘东发布

摘要: 4月26日沈阳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袁昭率考察团来到湘东区,就农村社会治理综合体建设工作进行考察交流。市委政法委有关领导,区领导杨博、李政、文亚萍参加了交流活动。▲考察团一行在麻山镇桐田村农村社会治理综合体▲ ...
4月26日

沈阳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袁昭率考察团来到湘东区,就农村社会治理综合体建设工作进行考察交流。市委政法委有关领导,区领导杨博、李政、文亚萍参加了交流活动。

▲考察团一行在麻山镇桐田村农村社会治理综合体

▲考察团一行在腊市镇明塘村农村社会治理综合体

▲考察团一行在下埠镇木马村农村社会治理综合体

▲考察团一行在峡山口街日星社区农村社会治理综合体

▲现场演练

当天下午,考察团一行先后来到麻山镇桐田村、腊市镇明塘村、下埠镇木马村以及峡山口街日星社区等四个农村社会治理综合体的现场,观看综合体队员演练,实地了解了湘东区农村社会治理综合体建设的开展情况。

袁昭在讲话中充分肯定湘东区农村社会治理综合体建设取得的成绩,认为有特色、有亮点、有创新。尤其是党建与农村社会治理综合体建设的有机结合,值得沈阳市学习和借鉴。袁昭希望沈阳市与萍乡市两地之间多加强交流,共同探讨,推动农村社会治理综合体建设再上新台阶。

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曾广辉向考察团介绍了萍乡市农村社会治理综合体建设工作开展的总体情况。

区委书记、区长杨博首先对考察团来湘东考察交流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湘东的历史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座谈会上,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文亚萍向考察团介绍了湘东农村社会治理综合体建设情况。

考察期间,考察团一行实地参观了腊市镇明塘村陈步上网格工作室。


近年来,湘东区按照省委政法委部署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江西实践和基层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的要求,依据湘东区实际,借鉴商业综合体模式,以村级综治中心为主阵地,将平安志愿者组织、群防群治组织、矛盾化解组织等有机整合、融为一体,探索构建农村社会治理综合体,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018年,湘东区公众安全感指数达97.26%(位列全省第一方阵)、社会治安好转率和公安满意度均列全省第一,法院、司法满意度均列全省第四位、全市第一位。


是什么?

构建“4+X”综合体模式

如何将各种有利因素综合融为一体,形成组合拳开展平安创建和社会治理,湘东区创设了农村社会治理综合体“4+X”职能。

“4”即治安巡逻、火灾消防、矛盾调解、便民服务,具体为:一支综合体志愿队伍,一个治安广播站,一个法律明白人,一套覆盖全村重点区域的视频监控系统;“X”为各村根据村情需要组织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或社会治理服务。目前,全区已建成综合体52个,涵盖全区11个乡镇街,综合体队伍队员达到1200余人。

  早在2014年,下埠镇木马村就组建了志愿服务队,集志愿巡逻、志愿消防、抢险救援为一体。依托木马志愿服务队,木马村又将志愿服务、居家养老、精准扶贫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了群防群治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如今,下埠镇以木马村为“样本”,相继在全镇其他7个村都组建了农村社会治理综合体,每个综合体的志愿队伍达20人,总人数140余人,行政村覆盖面达到80%。


如何运行?

建立五大运行机制

  为确保综合体有旺盛生命力,保持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高涨热情,长期发挥实效,湘东区建立综合体五项运行机制确保正常有效运行——


① 建立队员选聘机制

综合体队员每年签订一次承诺书。

② 建立常态化巡防机制

各村(社区)均组建了一支善于工作、甘于奉献的群防群治队伍,开展常态化巡防服务。

③ 建立考核评价激励机制

采用“以奖代补”、网格补助经费、森林防火经费等补助的形式给予表彰奖励。

④ 建立基本保障机制

每个综合体都有独立的办公场所、配置了警棍、盾牌、巡逻车、消防器材,设立了视频监控室和便民服务窗口等。

⑤ 建立日常管理机制

建立综合体日常工作基础台账,作为督导考核的重要依据。


做什么?

推行“五化”运行管理

每个农村(社区)社会治理综合体均实行“队伍服务志愿化、法律明白人专业化、视频监控动态化、治理手段多样化、治安广播日常化”,保障了综合体正常有效运行。将综合体队员做义工的累计时间作为评选文明市民、村民等优先条件,纳入个人诚信档案。根据形势发展和群众实际需求,社会治理综合体也逐步由单一的治安巡逻向矛盾调解、应急处突、政策宣传、微型消防、扶贫济困、志愿服务等社会治理综合性服务拓展,由行政引导型向民主自治型转变。各个综合体的志愿队伍的主要职能就是当好“四个角色”:社会矛盾调解员、平安守望员、平安信息员、平安宣传员。

  峡山口街日星社区处于城乡结合部的“插花地带”,辖区内三产服务业发达、流动人口多,治安管理压力大。“如今,社区治安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特别有安全感!”说起社区的变化,居民林雀萍赞不绝口,而这一切得益于湘东区开展的农村社会治理综合体建设。


“每天晚上都有志愿巡逻队巡逻,通过监控也可以了解社区内的实时情况,让不法分子无漏洞可钻。”日星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向建华介绍道。

据悉,日星社区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天网+地网”,筑牢治安防护网。在日星社区综治中心,有一块近30平方米的LED显示屏,有了这块屏,能对社区各卡口情况实现24小时全天候实时监控,各种违法行为无处遁形。佩戴了专用设备的老人只要一按按钮,电子屏上就能显示相应位置,志愿巡逻队人员立马就能赶到为老人提供服务。

今年48岁的刘念花便是日星社区志愿巡逻队的一员。白天,她是便民政策的讲解员,是陪伴老人的“开心果”;晚上,换上巡逻服装后的她,是社区的平安守护者。“能为大家服务很幸福、很充实。”刘念花笑眯眯地说着自己内心的感受。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