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休闲广场上,三五成群的社区居民正在跳操锻炼身体。漫步在安源区青山镇新建社区内,绿荫掩映的树下,整洁美观的楼房下,居民们有的品茶聊天,有的结伴跳舞,社区内生气勃勃,好一幅幸福民生画卷。 新建社区位于青山矿区,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萍乡矿务局青山煤矿的职工房,社区居民最多时超6000人,现有11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近2000人,大多是上了年纪的退休职工。 为改善社区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新建社区在镇党委、政府支持下,坚持党建引领,广泛发动社区党员群众力量,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推行网格化管理,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原本被居民戏称为路老、房老、人老、设施老的“四老”社区焕发了新活力,社区整体面貌大变样。 党建+老旧小区改造,社区环境更美好 过去由于一直没有物业,社区环境脏乱差,房子年久失修,居民为扩大居住面积,私搭乱建现象十分普遍,社区公共活动空间被严重挤占,楼栋间狭小的过道连三轮车进出都很困难,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为彻底改善社区居住环境,去年3月,新建社区吹响了老旧小区改造“冲锋号”,按照“统一规划、分片实施、先急后缓、先地下后地上、先屋顶后屋院”的原则,落实屋顶漏水隔热、外墙统一挂面、道路绿化亮化、地面铺设管道等改造工程。改造过程中,社区党员冲锋在前,20余名老党员充分发挥党员的领头效应,充当居民的“传话筒”,反映居民呼声诉求,担任施工监督员,协助监督施工质量。通过他们的努力,架起了社区、施工方和居民们之间沟通的桥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有序推进。 “小区改造这样的惠民好事,我们当然要大力支持,出自己的一份力!”看着改造后红墙绿树、干净整洁的小区,53年党龄的老党员易春生满脸欣喜:“丝草塘小区的花园广场还在建设,等建设完了,种上花草,我们又要多个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了!” 党建+网格化管理,邻里互助更亲近 “袁阿姨,您平时一个人在家要小心,我来给你说说最新的防疫要求!”新建小区6栋楼栋长何水萍敲开了社区居民袁桂兰的家门,拿着宣传单详细地说着最近刚下发的疫情防控措施和要求。 因为没有物业,新建社区的卫生、治安等工作都需要自行处理。为解决这一难题,新建社区大力推行“党建+网格化管理”,充分发动无职党员参与到社区管理中,创新提出“楼栋长”制度。小区改造后,社区通过自荐、推选等形式,在每栋楼中选出一名热心公益、责任心强的居民当楼栋长,负责小区的安全巡查、卫生保洁、邻里互助、关系协调等工作。29位楼栋长既为居民提供服务,也代表楼栋参与社区自治,引导居民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社区社会秩序。社区还以基层党员为主体,成立了一支2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义务照看老弱病残,帮助居民理发、购物、上门代办业务等。 “有了楼栋长之后,邻里有困难随喊随到,社区卫生有人打扫,治安有人巡逻,环境变好了,我们居民的关系也更融洽了。”社区居民袁桂兰高兴地说。 党建+志愿服务活动,居民生活更舒心 “邓老师,‘热腾腾儿的油糕’这一句我怎么都唱不好,你再和我说说吧!”“老师,你上次休息的时候唱的歌可真好听,能不能再唱一遍啊!”休息时间刚开始,红心合唱团的音乐老师邓启芬就被合唱团的成员们团团围了起来。 伴随着社区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好,居民们对文化休闲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新建社区在镇党委政府支持下,成立了红心合唱团,邀请辖区内退休老师担任乐手和指挥,社区老党员邓启芬义务担任音乐老师。每周三上午,合唱团的音乐课都会在新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准时开课。社区退休老师作为志愿者为合唱团教唱、伴奏,红心合唱团也作为志愿服务团队参加镇里社区的文化活动,义务为群众送去表演和欢乐。现如今合唱团团队已发展到了百余人,有唱歌、清鼓、舞蹈等队伍,成为了青山镇的“网红”合唱团。 经过改造,如今的新建社区环境优美、志愿服务周到、居民相处融洽。关于2022年,社区居民充满无限憧憬与期待,新建社区负责人廖日峰心里也有着不少计划:“燃气、用水改造一直是社区居民的心病,社区一直说要解决,现在主管道已经开始动工了,年头应该能完成天然气、自来水管道入户;楼栋长设立以来,获得了不少居民好评,今年要继续用好这个特色做法,从楼栋环境、邻里关系等方面推选出一批‘最美楼栋’‘最友爱楼栋’‘最勤奋楼栋’……以后社区环境肯定会越来越好,居民在社区的生活也会更舒适、更舒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