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湘东区 查看内容

【兴湘时评】民俗文化点亮湘东春风十里

2022-2-17 14:09|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怀趋吉之心,慕团圆之意,求生活之美。家家户户的“福”字和春联贴了又换,年岁去了又来。一年年的祝愿与向往,也随着一叠叠红纸福字,犹如翻开了一页页《荆楚岁时记》的时光篇章。“福”“寿”贴于门上祷祝双全,“ ...

怀趋吉之心,慕团圆之意,求生活之美。

家家户户的“福”字和春联贴了又换,年岁去了又来。一年年的祝愿与向往,也随着一叠叠红纸福字,犹如翻开了一页页《荆楚岁时记》的时光篇章。

“福”“寿”贴于门上祷祝双全,“门神”守护家宅四季平安,街角院墙上的湘东“农民画”传递着美丽朴素的生活向往。

文化符号有多么丰裕,生活向往就有多么热忱。

雨水将至,正是好春光。

文化非遗与春风草长两相映照。

虽是置身现代,在悠扬的光影和唱词里,透过皮影,总能找到湘东梦回的传统与思念的乡愁。

走过的浏市古街的街头,或者跨过东桥的老桥,老旧墙体,时光斑驳,某一刻静如屏息,某一刻,说不定就遇上了明快活泼的湘东铜管乐演奏,“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出将、入相……,在下埠镇栗塘村的古戏台上,村里的业余演员们正拿捏唱腔、挥掌踱步,形神具备、惟妙惟肖。建自明清的老戏台梁枋刻纹、戗角高翘、龙头雕饰,仿佛掉进了年代绵延的洞穴。

在腊市镇大沙塘也有一座古戏台,这里表演的是古代传承下来的傩舞。作为流传自远古三苗部落的祭祀祈福仪式,湘东、麻山、下埠、腊市等地皆有傩庙。每当岁末新春和节庆活动,各地傩舞队还会盛装出行、隆重表演。

爱看傩舞的老湘东,爱凑热闹的小孩子,特意赶来的游客们,也都会趁着傩舞表演的热闹,跟着傩舞队一路模仿几手。

那熙熙攘攘、溢满街道的锣鼓喧天也早已烙进了许多湘东人的成长筋脉,遇到傩舞表演,一定要跟着看上一看,方得填补缺口,心满意足。

如此让人心动的还有龙舟,无论是“宁荒三年田,不输一年船”的龙舟赛,还是“举城皆庆”的旱龙舟。这些根植湘东古今的民俗文化,正从历史久远处逶迤而来,如湘东的奋斗者一般坚韧。

在零799艺术区里,参观画展仍是游客的首选,湘东传统文化与现代绘画艺术在这里有机融合,通过全域旅游发展的强力促进,萌生出湘东民俗文化的勃勃生机。

皮影戏、傩舞等湘东非遗正探索保护传承新模式,纷纷走进校园、走向社会,打造出一条非遗民俗特色的“湘东路径”,让非遗可看、可学、可买、可玩。

即如旧与新的碰撞,民俗福祉,相遇湘东的十里春风。

于重塑工业辉煌的征程里,湘东民俗文化璀璨如珠。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