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芦溪县 查看内容

芦溪:党员联户更“连心”

2022-3-10 06:56|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炊烟袅袅、小道窄桥、碎瓷瓦墙,峡谷傍村而立,山水相映成趣,青砖灰瓦的民居,散发着淡淡的古韵古味,风光秀丽的农村人居环境大大提升了芦溪县窑下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村民罗金尧每天都会到徒步小道来散散步、做 ...

炊烟袅袅、小道窄桥、碎瓷瓦墙,峡谷傍村而立,山水相映成趣,青砖灰瓦的民居,散发着淡淡的古韵古味,风光秀丽的农村人居环境大大提升了芦溪县窑下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村民罗金尧每天都会到徒步小道来散散步、做做操。他说:“自实施乡村振兴以来,我们窑下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路边有许多的危房,杂草荒乱,如今都快成旅游村了!”

芦溪县窑下村是被誉为“中国保尔”、全国劳动模范胡启初的故乡,是萍乡市启初关爱志愿者协会、杜鹃花小屋的发源地。近年来,该村大力弘扬启初志愿者精神,探索推行“1+10+N”党员联户机制,即由每名党员中心户联系10名左右党员,每名党员联系N户群众,引导广大党员当好政策宣讲员、民意收集员、矛盾调解员、文明监督员、致富帮带员,为群众提供全方位、零距离服务,构筑起“支部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乡村振兴新格局,该村也从过去典型的山区经济薄弱村蜕变成现在的省级水生态文明示范村、市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

去年窑下村启动乡村振兴综合体建设以来,该村通过“1+10+N”党员联户机制,组织党员开展上门走访、收集信息等工作,面对面与村民讲政策、话发展、鼓民心,创下1晚签订58户房相改造协议,3天流转150亩耕地、200亩林地,5天迁坟48座,7天完成2.3公里路基铺设的“窑下速度”。

“广场上,院落里,一人搬个小板凳围坐在一起,就是我们十来个党员中心户学习和群众议事的地方”,窑下村党员中心户张英说。该村每月至少召集党员中心户进行一次民情分析,第一时间收集和掌握村情民意,联系服务群众的“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

脱贫户余某因视力残疾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孩子还在上学,平时靠公益性岗位和政府兜底政策维持生计。第一书记覃鹏飞通过联户工作,经常上门走访和他们聊家常,了解到他主动致富意愿特别强烈,且有成熟的生猪养殖技术,只是迫于眼疾不敢尝试。在了解情况后,覃鹏飞积极对接南坑镇乡村振兴工作站,为其争取小额无息贷款5万元,春节前出栏生猪10余头,家里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余某夫妻俩打心底里感谢联户党员。

“我们现在有什么事只要和联户党员说就行,很快就能得到解决”,村民甘小玲笑着说,安装路灯、整治卫生死角,前后不到一周的时间,“党员干部做事雷厉风行,是真的把我们的事放在了心上。”

“走村不漏户,党员随处见”。窑下村自去年开展党员联户工作以来,全村46名党员直接联系群众1800余人次,帮助群众协调解决各类问题150余个,办结率达100%,党员联户“联”出了乡村治理的新气象、与群众之间架起了“连心桥”。目前,“1+10+N”党员联户工作已在芦溪县全面推广。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