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 湘东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 放眼望去, 一条条河流波光粼粼,蜿蜒向前, 宛如一条条“蓝丝带”。 河畔,草木葱茏,风光旖旎, 行人散步其中,悠闲而惬意…… 这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卷轴, 是美丽湘东的生动样本, 也是湘东实施河长制, 用心用情做好“水文章” 结出的累累硕果。 近年来,湘东区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全力推进河长制,实现河长制“有名”“有实”“有能”。 齐抓共管网格化 ▲区委书记、区总河长何超一行开展巡河工作 ▲区委副书记、区长、区副总河长郑锐一行开展巡河工作 ▲组织开展“我是河小青、生态湘东行”“巡河护河我们在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 有人管——湘东区围绕让每条河、每个河段都有人抓、有人管、层层夯实责任、明确任务,建立区、乡、村三级河湖长组织体系;设立区级河长8名,乡村两级河长146名,聘请15名民间、企业河长,并不定期开展提升基层河长履职能力培训。 有机制——该区构建“党政领导、部门协调、社会联动、群众参与”的格局,积极探索跨区域河长制工作协作机制、河长湖长+检察长+警长的协作机制、清河行动常态化机制及区级河湖长督办机制,切实破解治水难题。 有人做——通过购买市场化服务,全区水域共有365名人员进行管护保洁。同时,区河长办与志愿者协会成立“河小青”志愿者队伍7 支,志愿者总人数逾1000人。民间河长、“河小青”志愿者、返乡大学生志愿者等持续开展护水巡河,形成了全民爱水护水的浓厚氛围。 问题整改常态化 ▲开展常态化巡河 ▲依法打击非法捕捞 ▲拆除河道管理范围内非法建筑 湘东区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开展以强化工业污染整治、强化城乡生活污水及垃圾整治、强化保护渔业资源等14个专项整治为主要内容的“清河行动”,处置“三无”船只56艘,收缴非法捕鱼工具地笼532个、丝网120付;完成泉湖垅自建房、五四村自建房等8个片区的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建设污水主管59公里,支管约40公里,污水收集覆盖面达90%以上。 切实开展“清四乱”整治,对境内9条重要河流开展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明确整治目标、整改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完成了9个房屋问题的整改;落实生态鄱阳湖流域建设行动计划,完成了十大行动;开展鄱阳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在河道内栽种水草植物,有效改善了水质。2021年,全区全年共计排查发现“清河行动”问题22个,已全部完成整改,整改销号率100%。 考核问责制度化 ▲河长制知识宣传牌 湘东区将河湖长制工作纳入“宜居湘东”行动进行定期督导、定期调度,建立“一周一督导、一月一调度、两月一考评、一年一总结”的常态化督查考评机制,通过加大河长制工作考核力度,细化河道防污保洁、河长信息公开、河道“问题清单”等考核内容,量化治理成效,倒逼各单位切实抓好“河长制”工作。2021年,全区全年发出督办函7份,有力确保了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抓常抓细,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