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萍安
近日,在银河镇紫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未成年人活动室内,人群熙熙攘攘,几名小朋友在党员志愿者的引导下,正有序借阅图书。紫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是银河镇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的一个缩影。
自2019年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工作开展以来,银河镇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内容、有活动、有保障“五有”标准,聚力乡风文明,坚持实践中心统筹、多方位联动、多领域融合,目前已初步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实践站15个,建立志愿服务队伍16支。
亲情连线让文明实践更接地气
“什么时候忙完回家?”“孩子情况现在怎么样?”……日前,在该镇河下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亲情连线室,现年75岁的老人何文秀在志愿者的帮助下,通过智能手机与远在广州的家人视频通话,开心地聊工作、身体等情况。
银河镇人口约5万人,每年输出劳动力约1万人,农村留守儿童、老人较多。该镇聚焦留守儿童、老人“急难愁盼”问题,通过“亲情连线工作室”,积极搭建留守儿童、老人与外出务工家人诉说思念、交流情感的桥梁,帮他们实现“线上团聚”。
“看到留守儿童和老人在视频里与家人聊家常,分享最近生活、身体情况,倾诉双方的思念,作为志愿者,我感到很开心,我们将持续做好‘亲情连线’这项便民惠民工作,为相隔两地的家人们架起‘连心桥’,让亲人们实现‘云团圆’。”志愿者王蓉说。
宣讲培训让文明实践“百花齐放”
“这次在面点师培训班学习,每天制作不一样的面点,很实用,希望能多举办这类技能培训,让我们老百姓得实惠。”河下村的易大姐在参加了河下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的“中西面点实用技能培训班”后高兴地说。
理论宣讲、月嫂培训、面点师培训、农技培训……在该镇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公告栏上,每月都更新本月将要开展的活动,并同步推送到各村(社区)微信群里,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参加活动。
近年来,该镇整合和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功能,坚持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推动全镇人民群众创业就业的有力抓手,因地制宜,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创收致富的技能本领。截至目前,该镇广泛开展“线上电子商务培训”“月嫂培训”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50余场,惠及群众1.2万人次。
浓墨书香让文明实践提档升级
“实践所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了,这里有很多功能活动室,我最喜欢的是文化活动室,可以在里面练练毛笔字。”退休老教师何老师说。银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开放,他就每天过来练字。
“我们现在每天开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杜绝出现‘铁将军’把门现象,辖区群众都可以来开展练字、跳舞、看书等活动。我们将最大限度融合力量和资源,真正做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成为群众的开心站、幸福站。”该镇党委委员黄燕辉说道。
接下来,该镇还将持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坚持整合、下沉、共享各类阵地资源、文化资源等,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群众办好事、实事,让文明新风浸润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