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芦溪县 查看内容

芦溪县表彰十佳自强模范和十佳助残先进个人

2019-5-6 15:12|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县残联

摘要: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开创了残疾人工作新局面,点燃了一个又一个残疾人的梦想。涌现出阳昌绍、肖玉玲、欧阳晖等许多残疾人自强模范,张金秀、刘小清 ...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开创了残疾人工作新局面,点燃了一个又一个残疾人的梦想。涌现出阳昌绍、肖玉玲、欧阳晖等许多残疾人自强模范,张金秀、刘小清、何建林等众多助残先进个人,以及章晓荣、陈炎玲、刘跃萍等大批贫困残疾人脱贫先锋。全县上下奏响了向上向善、扶残助残的“大合唱”。


十佳自强模范

01 阳昌绍 


阳昌绍,男,1964年出生,宣风镇珠亭村委会主任,中共党员,肢残二级。1987年,他在造纸厂上班时不慎被机械扭断右手,落下终身残疾。“没有右手,我还有左手。”他逐渐练习用左手拿筷、写字、骑车、干活。他开始自主创业,经营一家废品收购店,每天起早摸黑,骑着三轮车走村串户。靠收购站起家,买了车子盖了房,而且娶了媳妇、生了儿女。他当过十多年村委委员,一直负责村里的综治及残协等工作。他创建的“老绍之家”种养合作社成为当地村民调解、普法、康复训练、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还为村里的贫困户、残疾人提供长期就业。他用“独臂铁嘴”谱写着一曲曲“邻里和睦、家庭和美、民风和畅”的和谐乐章。先后获得全国新时代最美法律服务人、全国人民调解能手、全国司法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人民调解员,并荣登“中国好人榜”。


02 肖玉玲 


肖玉玲,女,1995年出生,肢残二级,芦溪中学教师,中共党员。中学时代,她为挽救别人失去右腿,直面痛苦从不言悔;步入大学,她牵头成立志愿服务队与工作室,聚小成大为爱续航;参加工作后,她创办自强之星基地,倾心公益逐梦奋进。2018年,她还加入阳光志愿者协会,并被协会推选为执行会长。多年来,她克服身体的不适,参与志愿服务时长达1.8万小时。在工作之余,她带领协会参与帮助贫困学生和走失人员近800人。先后荣获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十佳自强女孩、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等称号,并荣登“中国好人榜”。


03 欧阳晖 


欧阳晖,男,1967年出生,肢残一级,中共党员,新泉乡河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008年,他舍身救工友导致下身瘫痪,丧失劳动能力。但他以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现实,以健全人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并默默地做了很多好事。2015年,他牵头成立河坑爱心基金协会,建立“欧阳晖爱心小屋”,实现“被人帮”向“帮别人”转变。他建立微信群,将河坑村有爱心的党员、在外务工的村民等拉入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开展爱心募捐。他经常给村民发《微语简报》,为急需捐助的贫困人口筹集爱心资金,为邻里纠纷送去化解和风。他的爱心善举获得多方肯定与好评,先后获得萍乡市残疾人“自强模范”、芦溪县优秀党员、芦溪县崇德向善风尚奖等称号。2018年,欧阳晖作为助人为乐类先进人物,当选11月“中国好人”。今年,欧阳晖同志还得到了省委书记刘奇同志的大加称赞,“脱贫攻坚就要有这股子劲,你给大家树立了好榜样”。

04 林昌德 


林昌德,男,1968年出生,芦溪镇塘里村村民。2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落下双腿残疾。1983年,他在芦溪街拜师学习家用电器、钟表的修理技术,一点一滴地积累专业知识和经验。一年后,在林家坊村开办家电钟表维修部,把维修部经营得红红火火。1994年,在县城人民东路建起一幢小洋房,开设家电商场和售后服务部。2007年他又在站前路自建一幢五层楼的沿街店铺,办起电器大卖场。富裕后的林昌德没有忘记身边的残疾人,没有忘记回报社会。他定了一条不成文的招工规定:同等条件下,残疾人和困难群众优先。获得江西省自强创业先进个人、萍乡市优秀残疾个人等称号,当选为芦溪县第四届、第五届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

05 刘勇波 


刘勇波,男,宣风镇水府街居民,1974出生,听障二级。10岁时就读浙江省温州市聋哑学校,曾获得温州市中小学生书法大赛奖和温州市“十佳学生”奖。1992年毕业后,他回到宣风并开了一家“龙牙工艺美术雕刻”店。拼着不服输的劲头,靠着敢于开拓的勇气,他硬是走出一条成功的创业路。1999年,他与左手严重烧伤的殷芝莲喜结良缘了,并生下儿子和女儿,夫妻俩把店开得有模有样,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他还参加了全国性书画比赛并多次获奖入编,获得萍乡市笫三届残疾人运动会羽毛球单打第一名等。


06 龚力军 


龚力军,男,1991年出生,南坑镇政府宣传办干事,肢残三级。凭着从小对音乐的爱好和努力,龚力军在音乐方面崭露头角,接连创作《萍乡童谣》《车湘傩》《多年以后》等脍炙人口的作品。2015年,新浪江西官方微博对《萍乡童谣》进行全网首发,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怀旧热潮。他先后获得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艺术汇演第三名、网络歌手大赛亚军和爱奇艺‘十三亿分贝’方言歌曲大赛赣西总冠军等。他还是萍乡市启初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利用业余的时间从事有关留守儿童的志愿活动,同时还与协会前会长胡启初同志联合创作协会会歌《亲爱的爸爸妈妈》,分宜爱心微公益志愿者协会会歌《爱的力量》等。


07 章晓荣 


章晓荣,男,1968年出生,肢体三级,银河镇长竹村村民。29岁那年,章晓荣在采石场工作,他的左手遭受重创,手掌严重畸形,食指无名指跟手掌分了家。采石场工作干不了,他就开始打零工,农忙时节帮邻里乡亲干活,日子虽不富裕,也够维持生计。2017年,看到养家禽能赚钱,章晓荣就用积蓄养了200多只鹅、100多只鸡。听说养鸽子赚钱,2018年,他申请4万元小额扶贫贷款,投资7万元在村里的一座荒山上建起了养鸽场。现在肉鸽市场行情不错,鸽场里的600对肉鸽,以每只60元计算,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不过,眼下他并不打算卖,而是准备“囤”起来,实现鸽生蛋、蛋生鸽的良性循环。“要把产业做大,就不能只顾眼前。”章晓荣自信满满地说。


08 陈炎玲 


陈炎玲,男,新泉乡檀树下村村民,1989年出生,从小罹患小儿麻痹症,因未及时治疗造成二级肢残,行走极为不便。一家四口中,母亲残疾,父亲体弱,弟弟正在读书,一家人全靠种田和低保维持生计。近年来,陈炎玲靠着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干起了白鹅养殖和蔬菜贩卖,撑起了一家人脱贫致富的梦想。虽然家境贫穷,但他从不怨天尤人;虽然身体残疾,但他从不怕累怕苦。


09刘跃萍


刘跃萍,男,58岁,源南乡南溪村村民,肢残四级。 四十年前,因为一场病导致身体驼背。但他以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病痛,在养猪的同时承包了一口鱼塘,还建了一个酿酒作坊。如今,他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女儿大学毕业了,儿子读书也很刻苦。用他的话说:命运让我直不起来腰,我会用我的汗水智慧改变它,我会怀着一颗感激之心在我们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群里闯出一片不一样的天空。

10 张洪武 


张洪武,男,上埠镇山口岩村村民,1971年出生。作为一名残疾人乡村医生,他时刻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几十年来从来没有因为其是一个残疾人而有心里阴影,从没向政府要求过救济,相反,他拖着残疾的双腿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服务患者,回报社会。芦溪镇一陈姓女士,50来岁,经过张洪武对她的精心调治,全身皮肤没有溃烂流水了、瘙痒也消除了。陈女士曾几次来到其诊所为了表示感谢,都遭到张洪武拒绝,张洪武总是跟她说,医生的职责本来就是救死扶伤,尽量治好每一位患者,让每一位患者得到康复、开心,就是他的快乐。


十佳助残先进个人

11 张金秀 


张金秀,女,1965年出生,中共党员,张佳坊乡残联理事长、民政所长。她“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 ,在残联民政工作岗位上奋斗了17个春秋;她扎根山区,走村串户,深入寻常百姓家;她任劳任怨为山村弱势群体送去无微不至的温暖和帮扶,被人们称为“活字典”“活菩萨”“活雷锋”。先后获得全省“最美基层民政人”、市老龄工作先进个人、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今年,她荣获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并上台领奖。

12 刘小清 


刘小清,女,1972年出生,芦溪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自特殊学校创办以来,她就一直奋斗在教学第一线。在20多年的从教生涯中,她经常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带回家照顾,并帮学生买生活用品、衣物等。她经常带领同事利用课余时间、双体日、寒暑假深入到残疾孩子家庭,给残疾孩子送知识、送技能、送康复、送温暖。她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江民特教园丁奖、江西省特级教师和江西省优秀共产党员等。学校也被评为江西省特教先进单位和“残疾人之家”。2018年9月7日,刘小清参加了全省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代表座谈会,受到了省委书记刘奇和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易炼红的亲切接见和点赞,并成为省委、省政府的座上宾。


13  何应葛 


何应葛,男,现年83岁,中共党员,芦溪县委办退休干部。他为人的宗旨是:“奉献,是我毕生的追求”。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1987年3月,他参加了全省残疾人抽样调查,因为数据准确受到省里表扬。从此,他与扶残助残结下了不解之缘。1991年以来,他一直带头并感召大家来参加“助残一日捐”活动;他不顾年事已高,经常走村串户送惠残政策上门;为了让残疾群众早日迈上致富路,他组建上千人的“党员爱心服务团”开展科技扶贫、教育扶贫……32年来,他坚持把扶残助残当成事业,当了30多年的残联“编外干部”。先后荣获国家、省市级等奖励110多次。

14 何建林 


何建林,男,1982 年出生,视残一级,宣风镇珠亭村村民。他经历坎坷,但从未被打倒。2016年组建残疾人自主创业团队,创立萍乡寅葫芦电子商务公司。短短三年时间,公司团队由最初的3人增加到12人,其中残疾员工7人,公司的年销售业绩增长到300多万元,成为萍乡市残疾人创业就业孵化基地,打造了“盲人+电商”传奇。被评为萍乡市残疾人自强模范、芦溪县“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获得者。如今,何建林正想方设法加快筹办“寅葫芦残疾人创业中心”和“寅葫芦爱心社”,发动更多的爱心人士、有识之士,以点带线、由线带面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就业创业。


15 钟 声 


钟声,男,1974年出生,肢残四级,中共党员,南昌大学应用物理本科毕业。2009年起从事残联工作,担任宣风镇残联理事长。2018年,任县残联办公室主任。他广交残疾人朋友,想方设法为他们宣讲优惠政策,介绍就业信息,开展心理疏导,调解矛盾纠纷。他以“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作为人生格言,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待繁杂的残疾人工作。他积极实施残疾人康复体育关爱家庭计划,及时将器材发放到残疾人家中,并组织专业体育老师上门指导锻炼。他连续三届当选为市、县残疾人代表大会代表,被市人民政府残工委授予“残疾人事业先进工作者”,多次获得宣风镇“十佳服务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16 姚清梅 


姚清梅,女,现年 35岁,芦溪县中医院精神科护士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5年。她怀着对护理事业的执着追求,无怨无悔地为那些失去理智和尊严的精神病患者倾注了全部的爱心、细心和耐心。精神科收治的病人有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癫痫性精神病等,他们发病时经常伴有幻听、幻视、妄想、突发性冲动等症状,发起病来经常辱骂、踢打医护人员,拒绝做治疗,拒绝吃药。她经常加班加点,总是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工作忙碌着,穿梭在科室的每一个病房里,管理着科室,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用行动诠释着白衣天使的真谛。

17 温建萍 


温建萍,男,中共党员,银河镇京竹村党支部书记、萍乡百益有机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2015年,他牵头创办萍乡百益有机农业有限公司,主要种植、加工、销售各种名贵饮用菊花等中药材,采取“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生产运营模式,种植面积300余亩,年产量可达6万斤左右,产值约600万元。安排附近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属20余人就业,其中8位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属签订长期就业劳务协议,年收入可达1.5万元至2万元左右。

18  薛美如


薛美如,男,1969年3月出生,肢残三级,中共党员,江西源亦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他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残疾人事业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努力践行发展残疾人事业的要求。作为一名残疾人,他不但自强不息,而且致力扶残助残,与人合资创办江西源亦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原生态香米和稻蛙生态养殖。不但优先安排6名残困人员就业,而且每年还从公司的利润中拿出现金及购买物资去慰问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残疾人。

19 李思军 


李思军,男,1983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自2010年担任乡残联理事长以来,他始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走遍了长丰山区的每个角落,帮助解决困难残疾群众具体问题。得知残疾人方章萍有养植蜜蜂的意愿,但是苦于没有资金,他积极为方章萍联系对接,如今方章萍养殖的蜜蜂由4箱发展为6箱,年收入在4000元以上。他不忘初心,不停奔跑,以较强的业务水平和贴心的服务,为山区的残疾人事业默默地奉献着。他被评为全县民政残联工作先进个人,多次被评为全乡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

20  李 京 


李京,女,1984年出生,中共党员,上埠镇残联理事长。她多年来奋战在残疾人工作的第一线,凭着对残疾人工作的赤诚之心和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使一个基层的残疾人事业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她坚持多渠道、全方位开展扶贫帮困活动,为残疾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及时落实发放各类补贴和补助资金。她与残疾人谈心交友,积极解决残疾人朋友的困难与需求,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脱贫致富。多次获得上埠镇“最美扶贫人”、优秀共产党员和“十佳”机关干部等荣誉。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