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薇薇 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油菜花随春风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香;游人穿梭在油菜花田里,用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视频记录下这份春日美景;远处农舍白墙黛瓦,一幅绚丽的乡村画卷尽收眼底。这是记者近日在芦溪县宣风镇盘田盛发种养专业合作社的水稻油菜轮作基地里看到的场景。 油菜作为一种种植成本低、管理相对简单、观赏效果好的经济作物,越来越受到农民的喜爱,也逐渐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媒介。近年来,宣风镇坚持以提质增效为导向,大力推广“稻油轮作”等模式,减少土地撂荒现象,增加土地复种指数,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乡村宜居宜业。 “我们在晚稻收割后利用冬春闲置农田种植油菜,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让农田产生了更大的经济效益。此外,成片的油菜花还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到了三四月份,油菜花迎春绽放,油菜花田便成了游客踏青赏花的好去处,可以打造赏花经济、助力乡村旅游。”望着金灿灿的油菜花海,宣风镇盘田村种植大户李金萍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他改变了传统油菜种植方式,从移栽变为直播,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而且油菜浑身都是“宝”,油菜薹可作为蔬菜食用,成熟后的菜籽可以榨油,油菜秸秆还能“还田作绿肥”,可谓“肥了农田、富了农民、美了村庄”。 2008年,在外打拼多年的李金萍,回到家乡发展生态农业,先后流转4000余亩土地种植优质水稻、油菜等作物。近年来,在农技部门的引导下,他采取夏秋季节种稻谷、冬春时节种油菜的“稻油轮作”“稻稻油”模式,并逐年提高油菜种植面积,今年已达1000余亩,每亩油菜可以为他带来500元左右的可观纯收入。而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李金萍购买耕田机、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等大型农机,实现全过程机械化运作,这也让“稻油轮作”得以顺利实施。 李金萍告诉记者,为帮助村民增收致富,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基地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运营,除付给当地农户土地租金外,还优先吸纳当地劳动力务工。“今年,基地正在筹建育秧工厂,工厂化育秧出苗又齐又壮,也便于后续机械化插秧,还能提高产量,明年我们的粮仓、油库肯定会更满!”李金萍信心满满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