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雨后初晴。素有“小桂林”之美称的萍乡市湘东区东桥镇,到处是春花烂漫,姹紫嫣红的景象。沿着草市村一条平坦的水泥路开车十分钟,就来到了钟鼓峰山脚下藤茶产业基地。近五十亩基地田垄,用黑色塑料膜遮盖着,田垄里插满了细细的藤茶育苗插条,凑近看,小枝条的枝节处,一丝嫩绿斜逸而出,隐约可见。山坡上,数十位村民正在忙碌着栽种藤茶育苗。别看现在的藤茶基地,这些育苗还是一根根小木棍,过一个月你来看,准是绿油油一片了!”草市村村委会段主任高兴地介绍说。 一片绿嫩芽 由于特定的气候条件和土壤,东桥野生藤茶生长旺盛,特别是在鹅冠岭、钟鼓山等山上,生长着大量的野生藤茶。据历年民间产茶量估计推算,东桥镇野生藤茶年产量约50吨。 藤茶被称为"黄酮之王"。含有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14种微量元素。东桥人喝藤茶的习惯据说已有300年。其经久不衰的缘由,是藤茶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杀菌、化痰止咳的奇特功效。 每年清明节后,山坡上,藤茶的枝条蓬蓬勃勃舒展开来,枝丫上嫩绿的牙子长势喜人,爱喝藤茶的乡亲们在林间穿梭,开始了辛勤的采摘。这片绿嫩芽,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吸吮了大地和阳光的养分,在东桥人的唇齿间留香。 一片真情结 今年46岁的文炎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虽然在2016年之前,文炎都在深圳做生意,但是他骨子里的农业情结始终不能忘记。他的母亲每年都会给他邮寄一大包藤茶。文炎对家乡的藤茶情有独钟,他的朋友也对藤茶赞不绝口,从品相看,茶色透亮清澈,呡一口,入喉甘甜,回甘较浓,是一个非常好喝的保健茶饮。文炎经过一番考虑后,决定放弃深圳多年的生意,回到家乡开始专注于藤茶的工艺改良和育苗选种。 通过近几年的细心观察和研究,文炎发现在藤茶的四个品种中,绿芽小叶种最适合大面积种植。并且通过发展藤茶种植,还可以有效保护东桥的野生藤茶资源及生态环境,让藤茶具有可持续性发展。2017年,文炎在钟鼓山周围的山林种植了五十亩藤茶育苗基地。在东桥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至今已扩展种植面积500亩,人到中年的文炎,终于初步实现了年轻时的农业情结。 一片新希望 产业兴则农民富。为了真正让农民富起来,农业强起来,2022年新年伊始,由湘东区乡村振兴局牵头,结合东桥藤茶特产供不应求的势头,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项目合作模式,联合草市村、江边村、中院村和官溪村流转山地二百多亩,加速了藤茶基地产业化发展。 已经建成的茶冲坊占地面积600平米,设计大气漂亮,四周全是落地玻璃墙,站在外面内景一览无余,进入里面看外景,美丽的田园风光犹如一副巨大的油画。这里将是藤茶加工车间和东桥土特产展销馆。正式投入后将给游客提供观赏和购买。 藤茶产业蓄势飞,农民增收不是梦。藤茶成长繁殖快,预计第二年每亩收益将从传统种植1000元左右提高到4000元以上。藤茶基地种植加上野生藤茶采摘,可以为集体经济每年增收近千万元。 “等到明年的清明,漫山遍野的藤茶就可以采摘了。这是真正的一座座金山啊!”文炎指着远处新增的200多亩藤茶基地,语气里充满着期望和喜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