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讯 谢献忠报道:在萍乡有一个这样一所学校,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思维与世界接轨,以现代化的格局和眼光与未来对话,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的优秀学生,发挥共享萍乡中学资源的优势。学校基于“人文固本、科技求真、艺术修身”的核心素养,让学科专家、大学教授、文化名人走进孩子学习世界,培养学生具备“思维与表达”、“艺术与审美”、“智慧与修养”内生的能力和品格。更可喜的是,该校七年级(1)班四位同学在此次期中考试获得骄人的成绩,囊括了安源区辖区学校的前三名。这学校就是萍中附属学校。该校究竟有什么教学秘密呢?带着这一疑问,5月9日下午,小编来到了该校。 “这里的老师是萍中的老师,教学特别的好,读书氛围非常浓厚,学习能让我们更有思想、思维。”取得679分高分的姜璐阳说,她取得安源区辖区学校第一名,离不开所有科目老师的教学方式。她每次学完一堂课之后,采取复习巩固,温习,温故而知新嘛,温故那些知识然后做相应的练习,定期复习抽查自己,遇到不懂的就问老师,在一些很难的方面的题目,很困难就觉得枯燥无味,但是如果思考出来问题的话就觉得很有趣。 该校初中部校长、七年级(1)班班主任王圣光说,作为老师首先要给学生灌输的一种理念,第一个就是要养成一种自学、预习的习惯,所以每次他的课堂之前,都是有一个预习的检测;第二个理念,就是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优秀变成一种习惯,这种优秀的学习习惯一直要延续下去;第三个理念,就是一定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去独立的去反思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包括学习上的这些知识点。每个学生都准备了一个错题本,让他们自己去整理,把错题整理在一起,因为这个错题不懂的地方,把它弄懂了,学习成绩就会提升,一些记忆性的科目,像政治、历史、生物,地理,他就让学生平常上课的时候做好笔记,考前一定要让学生做到一个背诵的过关,然后把这些考点去记。 “学生在学习时要相互之间选定一个竞争的目标,要挑战的对手是谁,有了对手在学习上就会有一个动力、压力,会为之去奋斗、努力。”王圣光说,孩子的未来家庭相当重要,父女、父子之间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了,孩子就会感觉到家庭对他的温暖,学校对他的关心,孩子就不会感到孤独,就会更加努力地读书,树立远大目标。 据了解,该校以品格习惯为根基,以大语文教学为特色,以书法、美术、体育为特长,通过“国学经典”启蒙学生的孝心、爱心和感恩之心;将国学教育贯穿学生生活、学习的各环节;以习惯养成教育为立足点,让学生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帮助他们培养起责任感、自制力和自主性;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国学经典课程等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学有所长,多元发展;学校对学生在校时间、空间上设置了多重安全管理措施,特设置了“三道保险”(班主任、生活老师、专职教官共同参与管理的体系),形成24小时无死角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小班制特色教学,培优辅差,个性化辅导,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丰富的校园社团活动,培养每人一才艺,童蒙养正国学经典诵读,人人写书法,练一手好字,文明礼仪培养,感恩教育;初中班设名师教学、特色课程、多样化、多层次、章章过关,实行一对一辅导,分层教学,低讲高出,特色社团活动,提高学生情商值,注重品行,培养高素质人才,享受全市均衡招生优惠政策;高中班与北京零一零画室联合打造美术高中。设舞蹈、体育、健美操、音乐、传媒。强强合作,特色教学,资源雄厚,保上名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