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区委以两会合一的方式在区机关六楼大会议室召开区委农村工作暨“美丽湘东”建设工作会议。区委书记何超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以及中央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研究部署我区2022年“三农”工作,接续推进美丽湘东建设,加快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区委副书记、区长郑锐主持会议。区领导景国成、王志才、黄彩国、汤道攸、范小敏、黄新亮出席会议。 何超对我区2021年“三农”工作取得的成效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全区各级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总要求,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就做好“三农”工作和美丽湘东建设工作,何超要求,要突出高质高效,推进农业全面升级。要稳供给,进一步提升保障水平。各单位各部门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确保粮食生产和供应不出问题。要强产业,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要抓好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开展“强链争先”行动,鼓励引导企业主动延长产业链,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加工,探索发展“原料基地+物流配送+销售”新业态。要培育好新型经营主体,大力扶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特别是培育一批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和示范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成为标杆和骨干,为农业产业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要抓效益,进一步提升特色水平。要依托自身特点,从优势产业和区域品牌的打造上发力。 要突出共建共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要稳步推进农村改革,以农村改革为抓手,让农村资源要素活起来,激活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动力。要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要持续加强和改进基层治理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充分发挥农村社会治理综合体的作用,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要突出富裕富足,推进农民全面发展。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级各部门要强化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及时化解返贫致贫风险,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要拓展增收渠道。加大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持续加大专业技能培训,拓展农民收入增长途径。要健全保障机制。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稳步提升农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等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城乡低保、优抚对象补助标准,加大各项惠民政策的推广和落实力度,让农民过得更好。 要突出美丽宜居,推进湘东全面焕新。要从更高的站位,更深的层次来认识和看待美丽湘东建设工作,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打造“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湘东。要根据中央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省里的美丽乡镇建设三年行动,以及我区的美丽湘东建设实施方案,进行专题深入研究,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工作目标,筹集建设资金,全面有序推进。同时要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使广大群众参与到美丽湘东建设活动中来。各牵头部门要制定好考核办法,让各乡镇街在美丽湘东建设工作的赛场上进行公开公平公正地比拼。各乡镇街也要加大对村(社区)的考核力度,纵深推进美丽湘东建设。 何超强调,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以当标杆、走前列的气魄担当,推动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以实际成效兑现“让湘东人民过得更好”的誓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郑锐在主持会议时指出,要在聚焦重点任务上出实招,全区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区委安排部署,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及早做好各项任务的对接落实;要在加大要素保障上下苦功,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引流”和“杠杆”作用,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下乡参与产业发展、高标准农田项目和乡村建设,多渠道扩大乡村振兴投入,加快补齐“三农”领域短板弱项,为全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积蓄后劲、增添活力;要在强化责任落实上建新功,要认真总结阶段性工作成效,加大典型经验的宣传推广力度。要强化督促检查,建立问责和激励机制,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奋力开创全区“三农”工作新局面。 会上,区委副书记景国成宣读了《关于2021年度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先进集体的通报》;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汤道攸通报了2-3月“美丽湘东”考评情况;区政府副区长范小敏安排部署了农村工作以及“美丽湘东”建设工作。会议表彰了一批获得农业农村工作、林业工作、水利工作、新型经营主体先进单位和制种大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