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青山镇 查看内容

家门的荣光——清明节之际写给祖父高自立的信

2022-4-2 09:37| 发布者: cs小编网网| 评论: 0|来自: 乐活青山

      自立祖父:
      自您最后一次写信回家已过73年,73年时光如梭,当初您和革命先辈们历经千难险阻建立起的新中国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蜕变,您曾说,“等到解放那一天,人人都有饭吃”,现在全国人民衣食无忧、国家繁荣富强,一切都如您当初所憧憬一般,而孙儿我如今也60有余了,回顾这一生,最让我自豪的事情有两件,一件便有一位像您一样,心怀人民、廉洁奉公的祖父,另外一件,便是您留给咱们家的自强自立、清正廉洁的家风。

      奶奶在您去世后婉拒了组织安排的工作,回到了家乡同母亲一起务农。她在家里的大门上请人写下了“发扬革命传统 争取更大光荣”12个大字作为家风家训,传承着您的精神。奶奶农闲时,最喜欢跟我们讲您的故事,讲您在革命年代如何自立自强,身居高位之后又是如何的严于律己,奶奶还以身作则,虽然家中清贫,但奶奶却时常接济更加困难的村民;多次有省、市领导要给家中提供帮助都被奶奶拒绝……当时经历,我与兄弟姊妹们年少无知,一知半解,但母亲和父亲却在奶奶的言传身教中,把您的精神传承了下来。

      您在给母亲的信中,要她读书、识字,学一门安身立命的技能,然而受限于身体残疾,她没能兑现您的嘱托,但是正是我这位身体残疾的母亲,虽然没有外出工作,却把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条,洗衣、做饭、打扫、务农从来都是坚持自己做,站不起来就跪着,一次做不完就分几次做,有时村民难免议论说高干后代为何流落乡间务农,母亲也只是坦然的说,都是农民出身,不分贵贱,务农是再正常不过的,有领导慰问母亲,她也从没提过任何要求,始终坚持自力更生,她总是摸着我的肩膀告诉我:“自立自强才能走好以后的路!”

      您给母亲寄回的大衣,她一直保存得很好并传给了我们,一起传给我的还有您的精神,兄长追随您的步伐年少从军,屡立战功,之后又成为了一名洁身自好、大公无私的高级法官。我由于身体原因接过了咱家务农的传统,虽然屡遭家变,但是我谨记了家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再苦再难也从容面对,从未给政府提要求,虽然辛苦,但却心安。

      敬爱的祖父!清明节之际,思念尤甚。现在我也有了自己的儿孙,也时常跟他们讲您的故事、奶奶的故事、母亲的故事,我要把家中自您而起的宝贵的“自立”精神一代一代的传下去,这是我们家门永远的荣光。
孙子 高跃萍


      高自立(1900-1950)萍乡安源区青山镇源头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尚在母腹中,父亲就因病去世,由伯父抚养成人。9岁时进私塾读了4年书,13岁到安源“豫兴红”杂货店当学徒,后又在南坑、长平里、湘东、上栗和萍乡县城内当了十余年的学徒和店员。他聪明好学,精明能干,能双手同时打算盘,而且又快又准。1925年,高自立参加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活动,在安源从事工人运动,是工人运动的骨干分子,主动帮助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采购货物,清理财务账目。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三军政委兼军委书记,红五军团十五军政委兼军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后方办事处政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监察委员会委员,中央审计委员会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央政府土地部部长,共产国际监察委员会委员,陕甘宁边区政府代主席,中共七大正式代表。1950年1月9日因病在沈阳逝世。

高自立后人传承红色家风

高自立红色教育基地

高自立生前穿过的大衣和用过的箱子

高自立同志的烈士证明书

高自立故居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