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担新使命 护航乡村振兴 近年来,方大萍安钢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始终秉持“牢记党恩、回报社会”的责任与担当,饮水思源、回馈社会,既参与脱贫攻坚战,又护航乡村振兴,致力打造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新农村。 “帮扶车间”笑声浓 “能在家门口上班,获得稳定的收入,挣钱、顾家两不误,这种感觉真好,这在以前想也不敢想。”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的方大萍安钢铁扶贫点——甘肃悦容服饰有限公司,东乡族员工马学梅笑容灿烂地说。悦容服饰公司的其他近1600名员工也有同感。“以前女人们大多只能在家带孩子,现在她们在扶贫车间上班,每个月收入有两三千元。在公司,经常能听到她们爽朗的笑声。”每次看着女工们拿到工资后欢呼雀跃的样子,悦容服饰公司负责人许跃萍打心底替她们感到高兴。 自2019年5月开始,在方大集团带领下,方大萍安钢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东乡族自治县,帮助该县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工作。按照“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方大萍安钢铁以投资兴办、增资控股等形式,有效盘活了该县扶贫车间,推动当地脱贫攻坚工作由“输血”向“造血”转变,扎紧预防返贫致贫的“篱笆”。截至目前,方大萍安钢铁在该县共建设了5个项目,总投资1.135亿元,均在正常运营(其中4个项目由方大萍安钢铁负责运营),先后派遣70余名干部员工参与当地扶贫工作,帮助1594人就业,就业群众全勤月人均收入在2600元以上。 方大萍安钢铁把产业项目办在群众家门口,方便群众就近就业,为东乡族自治县提供不少就业岗位。纳力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些产业项目中的一个。该公司主要进行热电偶制作,秉持“全面帮扶、项目运作、微利持久、让利东乡”的运行模式,2021年,生产取样器70万支,热电偶140万支,完成产值75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670万元,实现利润38.69万元,完成年度利润目标的240%。项目绩效好,员工回报高,满勤员工月平均工资达3272元,员工的获得感成色十足。 在帮助当地脱贫摘帽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站在新起点,方大萍安钢铁继续坚持做好产业帮扶工作,大力推进当地乡村振兴。同时,方大萍安钢铁积极采购当地扶贫产品作为员工福利礼品,助力乡村振兴。比如,采购冬季棉服、羊毛围巾等产品作为员工生日礼物;购买腐竹、手工粉条、羊肉和雨伞等当地产品给员工发福利,形成“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消费帮扶环境,将爱心行为、经济行为和消费行为有机结合,激发当地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云中谁寄锦旗来 “感谢方大集团和方大萍安钢铁对五洲村的帮助,让村民走上致富路……”“感谢方大萍安钢铁把苏坊村当作自己家,把村民当作自己亲人……” 2021年2月23日、8月16日,萍乡市莲花县神泉乡领导和萍乡市湘东区麻山镇领导,分别代表五洲村和苏坊村的村民将“扶贫显真情,助民奔小康”“扶贫济困风尚好,敬老尊贤道德高”两面锦旗送到方大萍安钢铁,感谢方大萍安钢铁对五洲村、苏坊村脱贫攻坚工作作出的突出贡献。 两面锦旗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 莲花县神泉乡五洲村、湘东区麻山镇苏坊村曾分别是方大萍安钢铁的挂点帮扶村和定点包扶村。为了帮助两个贫困村脱贫致富,方大萍安钢铁出资金、派驻工作队,采取“一对一”结对子、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等方式,帮助其拔“穷”根,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内生循环。在方大萍安钢铁的大力帮扶下,2017年12月,五洲村实现脱贫摘帽,2018年底,苏坊村顺利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村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 在五洲村的葡萄大棚基地里,村民邓中华夫妇忙着剪枝、除草。邓中华说:“方大萍安钢铁等单位帮助我们建起了葡萄大棚,村里安排我们在这里干活,现在我们有了稳定的收入。” “我在竹制品加工厂做事,还在蔬菜大棚干活,一个月能赚三四千元,日子越过越好。”苏坊村村民王必耀不停为方大萍安钢铁的帮扶工作点赞。 在完成对五洲村、苏坊村的脱贫攻坚使命后,方大萍安钢铁又肩负起萍乡市湘东区白竺乡崇源村的乡村振兴工作,并派两名驻村工作队员协助村里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工作,努力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方大萍安钢铁对生活较为困难的脱贫户购置冬衣;联系公司各二级单位帮助脱贫户、致富带头人销售土猪、土鸡、蜂蜜等农副产品等;驻村工作队协调方大萍安钢铁团委和各二级单位团组织对崇源村10户困难户和留守儿童家庭开展“金秋助学”活动,截至目前,驻村工作队资助各类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及慰问金价值2万余元。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在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中,方大萍安钢铁生动诠释了方大集团“取之于社会,回报于社会”的企业宗旨,彰显了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彭云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