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生态环境 查看内容

芦溪生态环境局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核安全主题宣传活动

2022-4-18 13:34|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将每年4月15日确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2022年4月15日,是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芦溪生态环境局积极开展“4·15”全民 ...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将每年4月15日确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2022年4月15日,是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芦溪生态环境局积极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核安全主题宣传活动,向市民普及核安全知识。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核安全知识宣传,让群众了解什么是核安全、日常接触的核辐射、如何理性看待核辐射、核安全我们可以做什么等,进一步加深群众对核安全的理解认识,增强了信任核安全、支持核能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



01什么是辐射?

辐射是能量通过真空或物质以电磁波或粒子的方式发射或传播,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与物质直接或间接作用时,能使物质电离的一切辐射均为电离辐射。常见的辐射有α射线辐射, β射线辐射和γ射线辐射。

非电离辐射:不能使物质电离的辐射,称为非电离辐射。比如光照辐射和我们日常家用电器的辐射都属于非电离辐射。



02核电厂周围的居民安全吗?

核设施营运单位按要求在核电厂运行前进行辐射环境调查,掌握当地本底水平,运行后对辐射环境进行监测。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通过对核电厂流出物和周围环境的监督性监测,监督核电厂运行对环境的影响。历史监测结果表明,辐射环境监测数据正常,核电厂流出物中的放射性年排放量远低于国家限值,不会对公众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03辐照过的食品安全吗?

对食品进行辐照是利用电离辐射在食品中产生的辐射化学与辐射微生物学效应,达到抑制发芽、延迟或促进成熟、杀虫、灭菌和防腐等目的。辐照加工剂量受到严格控制,被辐照过的食品中不会有射线残留,也不会产生新的放射性物质。


04医院里的射线装置对周围的人和环境有危害吗?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进行放射诊疗的医疗卫生机构,应依法取得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以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的许可,具备专业技术人员,符合要求的场所、设施和设备,规章制度和防护措施等,保障医生、患者、公众和环境安全。在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并采取必要措施的情况下,不会对周围的人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05个人如何做好辐射防护?

放射性对人体的照射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外照射对个人所造成的剂量取决于照射的时间、与辐射源的距离和屏蔽的程度。外照射的防护措施有:减少在辐射源附近的时间,增大自身和辐射源之间的距离,添置屏蔽物。内照射是放射性物质通过呼吸、食入、皮肤、伤口等途径进入人体,对人体形成持续的照射。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后,只有通过人体的生理排泄和放射性物质自然衰变逐步减少。因此,内照射的防护关键在于防止和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


核安全,让我们共同守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