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扫帚、一把铲刀,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一番攀谈、一次交心,将群众的需求牢牢记在心间;一席谈话、一个建议,为维护群众的利益建言献策。她就是湘东区人大代表李日连,一个为群众办好事、解难题、谋福祉,时刻把群众“小事”记心间的“贴心人”。 关注交通安全让百姓平安快乐出行 2017年8月,李日连在走访中听到下埠镇一位村民说,近两个月在工业南大道路口上出了3次车祸。作为人大代表,她敏锐地察觉到此事不同寻常。 为此,她连续几天到工业南大道路口蹲点调研,最终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因工业南大道延伸段刚修通新路,道路平直宽阔,有4个车道。从道路建设来看,这是下埠镇路况最好的公路,因此通过此处的车辆几乎都未减速。同时,工业南大道与群力路交汇,形成一个十字交叉路口,加上村民通过路口时不会减速观察其他方向的来车情况,于是导致该路口易发生车祸,且伤亡车祸频发。 针对这一情况,李日连在当年的湘东区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建议,请求在工业南大道路口加装红绿灯及监控。她的建议受到高度重视,半个月内就安装好了。有了信号灯的指引和监控的监管,工业南大道路口再也没有出现过伤亡车祸。 杞木老工业园区通往产业园的道路年久失修,全是大大小小的坑,群众出行特别不方便。“虽然这段路不长,之前镇、村两级也多次对路面进行修补,但效果不佳。如要彻底解决,就需重新整修。”李日连说,虽然可以绕行别的路,但涉及5个村的村民出行,绝不是一件小事。 去年,她联合下埠镇的区人大代表在区人代会上提出“修复杞木老工业园区道路”的议案,湘东区政府高度重视,拨出专款用于修复该道路。目前,已完成前期测量和预算,通过招标就可以正式修建。 热心公益事业把志愿服务当成习惯 “能为选区的群众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我的荣幸。”这是李日连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2017年,在一次入户走访中,李日连认识了西源村的女学生胡思。她的父亲患有精神疾病不能工作,母亲改嫁他乡无法联系,她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而爷爷奶奶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好,家中仅靠低保维持生活,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特别困难。 了解情况后,李日连经常上门看望她,每次给她买点好吃的或者学习用具,有时还主动提出带孩子出去走走。她的行动给孩子的童年增添了一抹亮色,让她对未来更有信心。“李日连对孩子的帮助,真是给我们这个家雪中送炭。”孩子的奶奶说。 在全市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期间,她每周五下午都会穿着红马甲出现在下埠镇的街头,不是在清除“牛皮癣”,就是在引导群众文明过马路。不论日晒雨淋,从未缺席。今年4月17日,她又作为主要召集人,组织成立牵手爱心志愿者协会下埠服务队。截至目前,李日连已参加志愿活动累计达1000余小时,并被多次评为区“优秀志愿者”。 守护青山绿水让文明新风润泽万家 在李日连看来,要守护好青山绿水,就必须先从思想上改变,树立好生态意识,让群众自觉成为守护者。 为有效保护好绿水青山,预防和遏制山林火灾发生,针对村民上山祭扫的实际情况,李日连建议地方政府出台措施,引导村民以鲜花代替鞭炮祭扫。下埠镇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自2016年起,在湘东区范围内创新森林防火新举措,以“鲜花换祭品”的方式,引导村民用鲜花祭扫代替传统的烧纸钱、放鞭炮。李日连还通过村微信群、村民小组群、亲朋好友群开展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宣传,提倡文明祭祀。 针对部分地方存在毁林违法建设“豪华墓”等现象,李日连认为,必须坚决破除这种陋习,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青山绿水。她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在读透、学透殡葬改革相关文件的前提下,积极发挥人大代表作用,走村入户宣传殡葬改革政策,引导群众自觉摒除封建落后、铺张浪费的殡葬陋习,让殡葬改革新风尚真正深入到千家万户。 “要想改变群众的旧思想,一方面要靠民众自觉,另一方面还要靠政府积极推动,加快公益性公墓的建设进度,满足群众丧葬需求,并加强对绿色殡葬、有序安葬的鼓励和引导。”李日连建议。下埠镇政府依据她的建议,以打造高标准、集约化、让群众满意的公墓山为目标,加快公益性墓地的建设,出台奖励政策。截至目前,13个村都按照高标准建设了公益性墓地,受到群众的普遍点赞。 李日连是一个工作扎实、心系群众的基层人大代表,她视群众为亲人,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承诺。李日连说:“我要对得起群众对我的信任,切实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