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宣讲团深入源南乡大平村、新下村、垱下村、源溪村等地督导早稻生产,实地听取相关负责人工作汇报,详细了解该乡早稻任务、栽种进度、存在的困难等,并到秧田实地查看秧苗长势,鼓励粮农多种稻、种好稻,为粮食增产增收做出积极贡献。 ![]() ![]() ![]() ![]() 4月19日,宣讲团前往银河镇河下村、陇田村、长竹村、邓家田村等地继续督导早稻生产。银河镇是我县粮食生产大镇,宣讲团着重了解了该镇的早稻生产进度,并现场观看了机械插秧、直播。宣讲团在现场通过与群众交流,详细了解种粮大户的早稻生产成本、发展面积、种植进度等情况,询问了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当前正值早稻生产高峰期,该镇依托种粮大户持续调动人员和机械推进大田翻耕和秧苗移栽,按时保质完成早稻生产任务。 ![]() ![]() ![]() ![]() 我县目前早稻生产进展顺利,农户生产积极性高,这得益于多方协作,形成合力,保障了各项政策宣传到位,各项保障措施实施到位。一是高位推进生产。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早稻生产工作,多次召开会议部署安排,主要领导到乡镇调研督导早稻育秧、农资储备等情况,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县委办、县政府办及时出台《关于做好2022年粮食和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的通知》文件,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要求、政策支持等,把早稻生产任务压实压细。二是成立督导小组。县农业农村局成立了早稻种植督导小组,分赴各乡镇督促指导早稻生产。及时协调处理早稻种植农户在物资储备、耕地流转、耕地灌溉等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强化考核问责,真正将粮食生产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抓实抓细。三是保障粮农利益。实施早稻种植奖补政策,县财政奖补100元/亩,在此基础之上,乡镇再奖补50-100元/亩。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等项目资金重点向早稻倾斜,用于育秧、机插、机防、机收等关键环节扶持。水稻保险补贴政策:由中央财政承担40%、省财政承担25%、县财政承担10%、个人承担25%。为减轻农户负担,农户的25%全部由县财政承担,即县财政承担35%的保费。四是加大宣传力度。组织人员深入乡、村、田间宣传早稻生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宣传早稻种植补贴政策,鼓励种粮大户带头扩大早稻种植面积,着力激发农户的积极性。五是做好技术服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人员每天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春耕生产技术服务,指导春季田间管理,讲解生产技术,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让农户听得懂学得到用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