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安源镇 查看内容

“多元驱动”跑出村级集体经济“加速度”

2022-4-22 09:11| 发布者: cs小编网网| 评论: 0|来自: 这里是红色安源

摘要: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是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保障,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安源区安源镇深化农村集体产权 ...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是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保障,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安源区安源镇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力,通过盘活存量资源、培育红色产业、聚焦特色种养殖、兴办产业实体等“多元发展模式”,释放“集体红利”,激活“一池春水”,实现强村富民“加速跑”。

      盘活存量资源,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全面整合村级组织集体闲置资产,摸清“家底”,对旧校舍、旧仓库、旧办公场所、废旧设施等采取公开租赁、承包经营、自主开发、买断经营等方式,引入集体经济活水,让过去的“死产”变“活产”,使存量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如石板村利用靠近区工业园的区位优势,以土地入股形式,由镇政府出资建设,联合区工业园建设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用于出租,获取1/3的租金和税收分成,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约70万元;将闲置老石板小学提升改造,完善基础设施,打造成总部经济大楼用于出租,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约25万元。跃进村采取土地置换门面的方式,村级提供土地、开发商出资新建村部办公大楼,新建的村部大楼1-3层归集体所有,年租金收入30万元以上。

      培育红色产业,挖掘村级集体经济潜能。安源镇是一块红色故土,为把红色资源开发与壮大村集体经济相结合,激发产业富民“红色”新动能,该镇采取“红色旅游+休闲农业+观光体验”模式,开发了一条集遗址参观、红色研学、绿色休闲采摘、娱乐游玩等项目于一体的红色发展道路。安源村以《毛主席去安源》油画取景点为核心建设区域,建设马形湾主题公园,打造“毛主席去安源”实景打卡点、“永远跟党走”红色故事陈列馆,年参观量达3万余人;张家湾村通过探寻“五育基地”,以新建红领巾拓展集结区、绿色生态采摘区、黄静源广场、童心向党之路、红领巾火炬广场网红打卡点等为举措,逐步形成“五大板块”,持续擦亮张家湾村“红色品牌”。

      此外,该镇积极争取上级乡村振兴衔接资金,落地实施了产业下沉厂房、休闲农业建设等项目,利用空闲农房改造民宿、农家乐,打造集观光、游乐、采摘、研学于一体的“安源红品牌”。如安源村打造“七彩安源”乡村振兴农业发展基地、安源村美丽村庄、红领巾生活美学农场等几大板块,红色名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村”,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超过300万元。

      聚焦特色种植养殖,助推村集体经济增值。安源镇以优质土地为依托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逐步形成“合作社+村集体+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并通过筹资补贴、村村联建、地企联建等投资经营方式,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稳步种养殖规模、提升经济效益。现已成立农业合作社19个,培育种养殖示范户2户、自有品牌5种。如跃进村建立香椿种养基地,每年将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张家湾村引进裕泉丰种养专业合作社,新增流转耕地约50亩,计划种植大棚果蔬,预计每亩将增收2000元;安源村安源益康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乳鸽养殖规模为全市最大。

      兴办产业实体,突破村集体经济瓶颈。该镇通过政府引导,村集体主体运作,鼓励有条件的村级组织充分利用村集体资产,按照“风险可控、效益长远”原则,以固定资产投资经营模式,采取商业租赁等方式发展村集体经济。如跃进村通过招商引资和自主筹资,对邱家湾棚户区进行安置小区改造,建设2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可辐射周边2万余人,预计每年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70万元以上。石板村因地制宜,在标准化厂房屋顶安装了两期光伏电站,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2万元。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