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近日,全市党委书记座谈会号召各级干部深入学习贯彻省委“以干部创先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要求,努力创造新时代“第一等的工作”。为激励全市各级干部全力践行“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大力弘扬“勇攀登、争一流”的精神,向优者学、与快者比、跟强者争、朝高者攀,以敢为人先、争当标杆的气魄担当,奋力推进“五区”建设、打造“最美转型城市”,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即日起,本报推出“干部创先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专栏,展现昭萍大地大众竞相创业、万众竞相创新、干部竞相创先的火热局面。敬请关注。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近年来,湘东区通过强化工作举措,推动干部全面创先争优,做优做强制种产业,以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谷雨时节,在湘东区排上镇桥头村水稻制种基地,技术人员正指导农民抢抓农时,开始水稻播种育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有了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我今年扩大了200余亩制种面积!”制种大户高洪优看着郁郁葱葱的秧苗一脸笑意。 “我们对制种大户进行财政补贴,创新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相结合的农业保险机制,不断增加制种户的制种信心。”湘东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肖晓冬介绍,为策应打造制种大市,湘东区已启动现代种业产业园建设,实施制种保险补贴、制种补助及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稻谷补贴等扶持政策,让农民吃下“定心丸”,制种积极性高涨,全区本地制种面积激增。春耕备耕期间,湘东区干部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特长,成立技术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为种植企业、种植户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难题和提供技术指导,还联动相关部门共同发力,加强种子质量监管,保障农资供应,确保粮食生产面积稳、产量增。在干部全力纾困解难下,制种户信心满满、干劲十足。 换届以来,湘东区组织开展了“大走访、大调研、大落实”活动,广大干部深入基层一线,把调查研究作为做好“三农”工作、提升履职能力的基础和保证,坚持沉下去、走出去、请进来,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理清了“三农”发展思路,确定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一轴四区”大种业发展格局,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湘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锚定目标加油干。湘东区谋深谋实加压奋进,大力开展“种业培优”行动,组建江西省首家兴赣种业发展基金,积极引进种业头部企业,引导推动天涯种业做强上市,制种产业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积极探索政科企深度合作新模式,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全省首个国家级“水稻研究所早稻研究中心”落户湘东,为种业高质量发展插上了科技腾飞的翅膀。前不久,湘东区被认定为国家水稻制种大县。这块金字招牌,为我市进一步打造全国种业大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全国制种大县(区),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今后将在政策支持上创先,在科技支撑上创先,在优化作风上创先,按照市委书记陈敏对湘东区提出的‘当标杆、走前列’这一要求,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有力的举措,干出新时代‘第一等’的工作业绩。”湘东区委副书记景国成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