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时间,从技术员到机电科长再到副总工程师,林岩将全部心血倾注进机电工作。寒来暑往,冬去春回,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煤矿工人吃苦奉献的精神,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累累硕果。 因为热爱 把最好的时光奉献给煤矿 “这个水泵有点漏水,赶紧检查一下。”“机头硬架子底下积煤赶紧清清”……每天面对这样的“唠叨”,林岩的工友们早已司空见惯,私下里戏称这是“唐僧念经”,也正是林岩这张“婆婆嘴”,成了井下工友们救命的“法宝”。 正准备下井的林岩 2009年,25岁的林岩从上海回家乡,进入到五陂煤矿生产科工作;2010年,进入到机电科工作,主要负责供电设计、防爆检查、设备管理。他深知,机电设备是煤矿的“心脏”,直接关系到生产系统的运转,一旦出现问题,生产就会没有保障,甚至出现安全事故。在林岩眼里,井下的设备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谁有个“头疼脑热”的,他都揪心得很,必须要马上查出来,避免出现大问题。每天一到井下,他就沿着运输线挨个巡视,对机器设备上几千个附件进行全方位“体检”,大到成吨重的电机、小到纽扣般的零件,一个都不放过。 在业余时间,林岩经常对视频监控、井下人员定位、电话程控等系统的绘图、布置,防爆电瓶车、电机车、防爆开关等电控设施的操作、维修进行深入研究,积累了扎实的业务知识。2013年,他对煤矿的电子屏、四大件等重大设备设施的维修中,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突破了道道专业难关,为企业做出了贡献,得到了矿领导的认可和同事的好评,煤矿的党委书记谭敏称他是“设备医生”,机电设备有啥问题,他都能够想办法解决。 结婚10年多,林岩鲜有时间陪妻子外出旅游,和女儿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下井抢修占据了他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对于丈夫,妻子也是默默的支持着:“他把煤矿当成了家,别人休息都是带老婆孩子到处去逛逛,他就只知道忙于上网查阅关于机电设备创新的事。” 因为使命所在 用实际行动诠释“爱岗敬业” 采煤一线,现场条件复杂多变,环境艰苦,大家都说林岩这个小伙子有股子“牛”劲,领导安排干啥活,他就干啥活,不管白天黑夜,不干完绝不收“家伙”,深夜抢修、节假日加班是家常便饭。 2017年5月,江西省普降大雨,河水上涨又碰上地面高压停电,导致井下涌水量增大,造成排水设备全部瘫痪,井下的机电设备也要面临着被淹没,对生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林岩回忆道,当时带领团队10余人进入井下抢险的时候,水都齐腰了,大家都顾不上冰冷的水,也顾不上吃饭,“连续奋斗28小时,将最低点的机电设备往上搬,通过堵漏、压渗、开导渗沟、维修机电,打赢了煤矿机电防汛抢险之仗。”成功解决故障后,林岩看着正常运转的排水设备开心地笑了。 去年,五陂煤矿对平硐运输系统改革,在新技术新工艺面前,林岩欣然迎接挑战,通过查阅安装参考资料,硬是带领团队按质按量完成了工作任务,使工作走到了前面,实现了生产系统机械化自动化,从最传统的工人推煤车到电瓶车拉煤车再到现在的皮带运输机运煤,不仅减轻了工人的工作,保障了他们的安全,更是让煤炭产量翻倍。像这样的事情不计其数。 林岩在修理运煤设备 因为感恩 经风雨收获阳光 2012年,煤矿出现机械故障,而此时林岩由于饮食不规律、长期熬夜导致肝炎发作,医生告知必须住院手术。可他却强忍着病痛坚守岗位上说:“技术人员就只有这么多,我一走又少一人,到时候影响的整个生产线,能坚持一分钟是一分钟。”就这样,生产恢复了,林岩却病倒了。 “热心肠、乐于助人、勤快……”这些是工友们对林岩的评价。在工作和生活中,他关心科室同志的工作与生活,每当工友们家里遇到啥困难,都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提供帮助。尤其在技能传授上,他总是手把手地教同事,毫无保留,常说到“只要你想学,我什么都教”。10年间,煤矿由他带出的技术员20余人,他们不仅学到了林岩的机电维修技术,更被林岩执著坚韧的战斗精神所感染。在他的带领下,机电科成员纷纷奋勇争先,自愿放弃休息,加班加点工作,他的团队也被工友们称为超能救援队。 2017年,林岩被评为萍乡市劳动模范;2020年,林岩又荣登江西省劳动模范光荣榜,荣誉接踵而至。拿了荣誉的林岩“并不浮躁”,更加热爱自己这份工作。在林岩看来,自己的成长得益于一个好的平台,无论是进矿有老师傅带,还是创新过程中获得的支持,都能让他能够深入挖掘自己。“我没啥大本事,就是比别人多一分细心,多一点思考,多操一点心,咱干的可都是良心活儿呀。”林岩朴实无华的话语道出心底最真实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