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村上越来越好,办公环境越来越干净,村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越来越强了。”走进萍乡市湘东区老关镇油塘村,村民不断称赞。近年来,油塘村党总支强班子带队伍、找路子促增收、解难事办实事,用实干显担当,用汗水赢真情,把昔日贫困落后的小村庄建设成了富裕文明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为民调解的“聋子”书记 1986年肖清波同志看到了“舀米不上锅”的家乡,心中涌现了一股“投身军营,报效祖国”的激情,积极报名参军通过政审及各项检查分配到苏州当坦克兵,当兵期间,因为长期受炮声的影响,导致其耳朵失聪,此后长期佩戴助听器,于1990年退伍。 ▲在第一现场排查非法生产的“聋子”书记 1999年,部分村民看到当时油塘村的发展极为落后,同时也看到肖清波同志自主创办的包装企业经营的有声有色,当即,村民就将两者联想到一起,让清波同志为家乡出谋划策,清波同志觉得自己身体原因不能胜任,并婉言谢绝了村民的邀请,其妻子、母亲更是排斥这一事。“油塘现在的情况比较复杂,我决不允许你去冒这个险,这个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肖清波同志的母亲说道。但清波同志的岳父(当时是老关镇关里村的党支部书记)却不以为然并说道:“油塘村现在正是需要你的时候,当初我把女儿嫁给你,就是看中了你身上的担当和责任感,我自身作为支部书记,我认为你这次必须上且一定要上!”。这次清波同志再也经不住村民和岳父的劝说,做好家里的解释工作后,1999年12月通过海选到村任职村主任。到村任村主任后,清波同志觉得村上的事情很繁重,毅然决定放弃个人事业,不顾家人的反对,随即关闭了自己多年的心血,投身于家乡的发展中,并向党组织多次提出了入党申请。 ▲奋斗疫情防控一线的“聋子”书记 2005年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后,清波同志带领村两委成员争先在各个领域工作前列,共建设了12个新农村建设点、全村主干道实现100%硬化、修复了10口水塘、于2007年新建了1所村部、2003年扩建了油塘小学、2011年新建了油塘小学附属幼儿园、为村引进了5个项目,在他的努力和带领下,油塘村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环境也变好了,交通也顺畅了,村民笑脸也多了......此后,村民都亲切的称他为“聋子”书记。 ▲看望脱贫户“聋子”书记 “建立一个健全而坚强的基层党组织,村民心中才会有主心骨,才有干事创业的热情。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们大家拧紧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就会觉得所有的大事都是小事,所有的小事都不是事儿!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油塘村的“聋子”书记说道。 ▲在施工现场的“聋子”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