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上栗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聚焦重点任务,主动积极作为,推动意识形态各项工作的落实落地。 一、压实主体责任,增强凝聚力。始终坚持党管意识形态不动摇,坚定政治方向,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一是建立齐抓共管机制。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担任副组长,村(社区)、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齐心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在党代会工作报告、党建述职、班子和干部、村(社区)考核内容、专项巡察范围及专题民主生活会中纳入意识形态内容。2018年9月以来,召开意识形态专题会议9次,出台了《上栗镇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上栗镇网信工作制度》等相关文件,通过压实责任,形成了镇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线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二是营造浓厚学习氛围。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组织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63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届历次全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以及省市县党代会会议精神落地生效。100余名机关干部学习强国积分超5万分,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成功举办纪念斑竹山革命起义90周年大型活动。建国70周年之际,组织全镇基层党员干部参加了《我和我的祖国》快闪宣传片,激发了全镇上下爱党爱国热潮。拍摄了庆祝建党100周年MV以及“上栗镇党史快问快答”短视频,举行了“唱支山歌给党听”红歌大合唱比赛以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表彰大会暨“唱支山歌给党听”文艺汇演。创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机关干部、村(居)两委干部、家属代表1000余人观看了《半条棉被》、《三湾改编》、《邓小平小道》等爱国主义红色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掀起了党史学习教育热潮。三是注重选树先进典型。扎实开展“江西好人”“萍乡好人”“上栗好人”“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推选活动。扎根基层23年的老党员邹敦福被评为“全国劳模”;40余年亦师亦娘,退休返校再从教的人民教师邱菊清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农村优秀的党支部书记梁耀权入选“江西好人”;菜场村的黄国文荣获江西省“五好家庭”;叶坚、黎鹏、李忠卫、王俊、谢鹏等荣获“萍乡好人”;新建村第一书记易明德、见义勇为的泉塘村老党员魏其柏、孝老爱亲的邓清文等被评为“上栗好人”;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基层党支部书记叶智荣获“最美抗疫志愿者”。 二、紧扣主题主线,把牢方向标。一是凝聚思想共识。注重引导各村社区党员、志愿者、义务巡防队、村(居)民组长紧扣疫情防控、征地拆迁、禁三烧、义务巡防、反电信诈骗、志愿护校、文化服务、文明创建等重要工作,传递正能量。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全镇机关干部通过落实“民心组组通”“屋场贴心会”等工作机制,推进了吴楚花都等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爱心接送等实事办理,凝聚了同心推进“三镇”建设磅礴力量。二是加强宣传引领。为使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温菲以及省、市、县宣讲团的专家、学者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屋场贴心会等方式进行专题授课,让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在上栗镇田间地头开花结果。切实加强与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江西日报、学习强国等中央、省市县主流媒体合作沟通,自2018年以来,聚焦党建引领、项目建设、民生实事等题材在央视新闻上稿3条,人民日报上稿4篇,光明日报上稿3篇,完成其他中央、省级主流媒体上稿100余篇,萍乡日报上稿300余篇,上栗发布上稿数位居全县各乡镇前列,镇级公众平台“今日栗江”常态化更新报道,做到了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凝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舆论动力。三是注重把好舆情导向。严格落实网络舆情管理责任,注重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建立了各村社区、镇村干部信息交流微信群,对群众反映的利益诉求问题,及时回应、化解,把好了舆情的正确导向。 三、坚持文化引领,筑牢主阵地。坚持“资金有保障、工作有机制、活动有载体、建设有阵地”,不断推进文化引领工程,切实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一是完善文化活动场所。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全面投入使用,在各村配置了农家书屋。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方面实现全覆盖,注重基层阵地资源整合,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推动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融合发展,实现基层阵地设施和服务资源有效整合。按照“一站多点”的要求,在各村、社区形成了“15分钟党群服务和文明实践活动圈”,打通了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宣传教育、组织动员党员和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目标。二是积极打造宣传阵地。斑竹山党性教育基地、“泉之源”田园综合体对外开放,共接待全国各地的团体单位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等参观学习、组织活动400余批次,累计接待游客100余万人。定期开展“大地红之歌 百姓大舞台”公益系列文化活动,丰富老百姓茶余饭后精神文化生活。各村、社区在重要节点、我们的节日期间纷纷通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寓教于乐,传播社会正能量,满足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们的文化获得感。三是扎实开展志愿服务。23个村(社区)全部组建了以党员为基础的义务巡防队,栗志联志愿者服务队等队伍。义务巡防队每天开展的护校、晚间连片巡逻等活动得到群众高度称赞。栗志联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的城乡人居卫生整治,脱贫攻坚爱心帮扶等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 |